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乙酸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部分内容: 材料三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乙酸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部分内容: 材料三
admin
2018-06-08
59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乙酸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部分内容: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化学1》和《化学2》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以及“甲烷、苯、乙烯、乙醇”等内容。
要求:
完成“乙酸的酯化反应”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性质,会写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说出酯类的特点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酯化反应的学习,了解酯存在于生活中,认识化学的神奇。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俗语导入】“酒越陈越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今天让我们一起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制取酯,了解酯。 【实验环节】 1.多媒体展示:实验装置图与实验步骤,学生自主阅读。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①为什么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②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收试管液面以下? ③为什么刚开始加热要缓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乙醇和浓硫酸混合会产生大量的热,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会使得液体飞溅。 ②导管末端不插入接收试管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倒吸。 ③开始缓慢加热是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就被加热蒸发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 3.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描述现象:收集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有香味,下层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4.实验结论:产物中因混有乙酸而产生气泡,生成新的产物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液体。发生反应:[*] 【拓展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有关乙酸乙酯的基本介绍、制法及酯的用途,教师总结补充。 【作业环节】思考还能选用什么仪器进行该实验。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y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讲授《谁不说俺家乡好》这节课的时候,贾老师在学生能够完整演唱歌曲之后,引导学生将家乡的风景改编成歌词填入歌曲中,这体现了()的基本理念。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歌曲的音乐主题结构形态的是()。
图中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贺绿汀的哪部作品?()
音乐欣赏教学时,“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该陈述体现的教学理论是()。
教师在九年级“费加罗咏叹调”欣赏教学过程中加入创造环节,下列最适合作为创造教学活动的是()。
“凌老师在合唱教学中主张‘做中学’。课上他强调识谱和歌曲练唱,注重培养团队合作;课外他带领学生参与社区老人院的艺术活动。”上述教学行为反映了哪种教育哲学观?()
下列有关生物与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该细胞的是()。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②地球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
下列几组化合物中,属于脂质的一组是()。
随机试题
悲剧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愉悦,使人能够【】
试述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
对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在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系统中,用以确定项目年度投资额、年末进度和阐明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的进度计划表是( )。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证券交易所是()。
全身松弛法由()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若集合M={4,5,6,7},N={3,5,7,8},则M∩N=()。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老师的教育教学要注意()。
设α1=(6,—1,1)T与α2=(—7,4,2)T是线性方程组的两个解,则此方程组的通解是_______。
WhatdoesSallydoathersupermarketjo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