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2008年第3题】题20~24:如图所示为110kV配电装置变压器间隔断面图(局部),已知110kV系统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变压器为油浸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说明变压器散热器的外轮廓与避雷器之间的安全净距“L1”不应小于下列哪一项数值?
【2008年第3题】题20~24:如图所示为110kV配电装置变压器间隔断面图(局部),已知110kV系统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变压器为油浸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说明变压器散热器的外轮廓与避雷器之间的安全净距“L1”不应小于下列哪一项数值?
admin
2019-04-10
45
问题
【2008年第3题】题20~24:如图所示为110kV配电装置变压器间隔断面图(局部),已知110kV系统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变压器为油浸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说明变压器散热器的外轮廓与避雷器之间的安全净距“L
1
”不应小于下列哪一项数值?
选项
A、900mm
B、1000mm
C、1650mm
D、1750mm
答案
A
解析
变压器散热器的外轮廓是接地的,因此视为接地部分;而避雷器是并联在架空线和地之间,因此视为带电部分。根据《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2008表5.1.1,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的安全净距按A
1
值校验,对于110kV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A,值为900mm。本题没有明确告诉变压器散热器的外轮廓和避雷器按何种情况考虑,因此对实际接线不了解的考生有难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Sqy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供配电(专业案例)题库注册电气工程师分类
0
供配电(专业案例)
注册电气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2005年)下列哪项措施通常不用于通风系统的减阻?()
(2014年)如图3.1—7所示,用文丘里管测量流量,文丘里管的流量系数μ=0.95。已知测出管内水的流量为Q=0.025m3/s,d1=200mm,d2=100mm,那么两断面的压强差△h为()。(水银的密度为13600kg/m3)
(2006年)对于图2.4—2中的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右边界是恒定热流边界条件,热流密度为qw,若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当△x=△y时,则在下面的边界节点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2014年)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根据温度的变化特性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012年)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反馈环节传递函数为H(s),则该系统的静态位置误差系数、静态速度误差系数、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正确的表达方式是()。
(2009年)0.3标准立方米的氧气,在温度t1=45℃和压力p1=103.2kPa下盛于一个具有可移动活塞的圆筒中,先在定压下对氧气加热,热力过程为1—2,然后在定容下冷却到初温45℃,过程为2—3,已知终态压力p3=58.8kPa。若氧气的气体常数R=
在物性条件相同情况下同管径的粗糙管与光滑管受迫流动进行对流换热,当在充分发展段时,比较相同管长的压降△p和表面传热系数h,有()。
[2013年,第78题]烟气在加热炉回热装置中流动,拟用空气介质进行试验。已知空气粘度υ空气=15×10-6m2/s,烟气运动粘度υ烟气=60×10-6m2/s,烟气流速v烟气=3m/s,如若实际与模型长度的比尺λ1=5,则模型空气的流速应为()。
一个RL=8Ω的负载,经理想变压器接到信号源上,信号源的内阻RO=800Ω,变压器一次绕组的匝数N1=1000,若要通过阻抗匹配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则变压器二次绕组的匝数N2应为()。
随机试题
患者,女性,20岁,临床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该患者红细胞直方图的特点应该为
下列关于过敏性紫癜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甲国某船运公司的一艘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发生核泄漏,使乙国港口被污染,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甲、乙两国都是《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公约》的缔约国,根据上述公约及有关规则确定,乙国此时应得到7800万美元的赔偿,但船运公司实
下列关于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SmithSusan.Toolsof20’s,1929.Reprint,DetroitFreePress,1971.Smiths.Inst.ShakerFurnitureandObjectsfromtheAndrewsCollect
下列哪一项符合从国家、社会和居民需求的角度分类的社区教育内容?()
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艺术批评的核心问题是艺术批评的()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B1】【B9】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