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结合教育实际,说一说如何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结合教育实际,说一说如何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admin
2018-08-24
41
问题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结合教育实际,说一说如何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选项
答案
创造性也称创造力,它并非单一的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对创造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对其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脑激励法,其核心思想是把产生的想法和评价想法区分开。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寻找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做评论,一直到所有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之后再对其讨论和评价,从而产生一个创造性的答案。 ②分合法,包括“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和“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两种心理运作过程。其中熟悉的事物陌生化要求学生用新颖有创意的观点重新组织旧观点、旧问题;而陌生的事物熟悉化则要求学生从熟悉的概念人手,通过分析法和类比法尽快熟悉陌生事物。 ③联想技术,主要包括定向联想和自由联想两种。其中,定向联想是指对联想的方向给出规定,是有限制的联想方法;自由联想是教师提供一个刺激,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反应,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意见不予建议或批评。 对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①创设适于创造的环境; ②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③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机; ④开设创造性课程,教授创造性策略; ⑤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⑥塑造创造型人格。 实际案例:如在学习《插花艺术》一课时,不直接给学生灌输一系列插花技巧,而是先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体验与审美观点进行试插,然后与老师的作品进行比较,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两者的不同,进而总结出如何完成一件理想的插花作品的相关知识。学生观察之后,对自己的试插作品不满意,还想再插一次花,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花材,运用刚才学到的花语、造型、色彩搭配等知识开始自己的艺术创造。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此实例中教师创设了创造性的环境,进而鼓励学生自己去创造。
解析
本题属于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生首先要明确创造性的含义和基本结构,然后从其基本结构出发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在论述的过程中,要按照题目中要求结合实际案例,要有事实依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9r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强化总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本身进行的评价。
关于遗传决定论,不正确的是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表现为
既不能随机分派被试者,也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是()
认为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的观点属于()
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成果采取的复述策略是
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保守主义思潮涌动,加之60年代教育改革法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教育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各界呼吁要
根据合理样本容量的分析并结合长期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除少数情况,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不能少于()。
随机试题
A.眼电图B.闪光视网膜电图C.图形视网膜电图D.多焦点视网膜电图E.视觉诱发电位能够用于诊断视路病变的检查是
男性,35岁,急性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6天,腹部持续性胀痛不适,伴少量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体格检查:全腹膨胀伴不固定压痛,肠鸣音未闻及,腹部X线平片见全腹小肠结肠均匀地充气扩张。最可能诊断为
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累及关节是
患儿,1岁。以面色苍白、纳差、乏力1个月入院。查体:心率138/min,心尖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血象:Hb50g/L,RBC2.54×1012/L,血涂片红细胞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应诊断为
A.地西泮B.丁螺环酮C.阿米替林D.氟西汀E.度洛西汀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标准中一般采用标幺值表示运行中出现于设备绝缘上的电压,那么相对地谐振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标幺值是()。
光驱的倍数越大()。
()认为,学习者学会的是整个刺激情境的相对关系,而非单个刺激的特征。
Toforgivemaybedivine,butnooneeversaiditwaseasy.Whensomeonehasdeeplyhurtyou,itcanbeextremelydifficulttol
Languagecompetenceandlanguageperformancearecompletelydifferent.Competenceisanabilitytorecognizeandunderstandse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