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在《代数式》一课的拓展环节有这样一个题目,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①按图示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②搭1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③100个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④如果用x表示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
在《代数式》一课的拓展环节有这样一个题目,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①按图示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②搭1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③100个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④如果用x表示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
admin
2019-12-12
78
问题
在《代数式》一课的拓展环节有这样一个题目,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①按图示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②搭1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③100个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④如果用x表示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伴交流。
一个好的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新教材学习目标。
选项
答案
①加强过程性,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性目标的生成;②增强活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促进情感性目标的达成;③加强层次性,促进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与提高;④加强现实性,学生在学习中,发展的数学应用意识;⑤突出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uqt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景区利用当地著名佛教庙宇进行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出现了商业开发过度、管理不规范以及“僧人”摆地摊、占卦算命等问题,当地政府为此制定景区游览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进行整改。据此回答以下题。当地政府对该景区的综合整治,履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共筑中国梦。这要求()。①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②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④各民族守望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选取恰当的人物和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形成对良好德行的认同。在讲授“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一课时,该教师选取了生活中的许多案例,比如“中老年人热衰于跳广场舞”“青
“沉没成本”是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例如已经不可收回的时间、金钱、精力等。人们很容易因为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而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对此,有经济学家建议要学会接受“沉没成本”,重新选择。下列
有人说:对于今天的中国和美国,不再是博弈,而是合作,不再是掰手腕,而应该是握手。这种说法能够成立的依据是()。
回溯过往,从信笺到电话,再到邮件,如今微信更进一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微信拜年、微信发压岁钱、微信吃团圆饭、微信祭奠亲人……技术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甚至带来新的消费增长。这说明()。①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②
对于常数m、n,“mn>0”是“方程mx2+ny2=1的曲线是椭圆”的()。
已知A、B、C是椭圆形:上的三个点,O是坐标原点。(1)当点B是W的右顶点,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此菱形的面积;(2)当点B不是W的顶点时,判断四边形OABC是否可能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随机试题
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
商标局接受了一批商标注册申请,依法不应予以核准注册的是哪些?
周某从迅达汽车贸易公司购买了l辆车,约定周某试用lO天,试用期满后3天内办理登记过户手续。试用期间,周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李某撞成重伤。现周某经济困难,无力赔偿。关于李某受到的损害,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根据服务项目的特点,设定服务项目采购的评价方应法应遵循基于()的选择原则。
《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包括( )。
某企业大批量生产某种单一产品,该企业为了编制下年度的年度、季度计划,正进行生产能力核算工作。该企业全年制度工作日为250天,两班制,每班有效工作时间7.5小时。已知:某车间共有车床20台,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1小时;某钳工车间生产面积:145平方米,每
【2014江西真题】社会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简述设计中的“造型寓意”。
《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试分析该条的法律规定。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