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
admin
2014-07-03
55
问题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
选项
A、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一只苍蝇,遂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
B、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准备好的苍蝇,然后以硒烂桌椅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
C、甲捡到乙的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后,给乙打电话,索要3000元,并称若不付钱就不还手机及身份证等物。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现金赎回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
D、甲妻与乙通奸,甲获知后十分生气,将乙暴打一顿,乙主动写下一张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的欠条。事后,甲持乙的欠条向其索要2万元,并称若乙不从,就向法院起诉乙
答案
B
解析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勒索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在威胁的内容上,可以是暴力、揭发隐私、毁坏财物、阻止正当权利行使等。A选项中的“威胁”,并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威胁,由于其目的带有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当性,所以其索要精神损失费的行为是一个民事行为。C选项与A选项类似,捡拾到他人财物向他人索要报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但是也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为罪。故A、C项均不构成敲诈勒索罪,都不选。选项D中,乙向甲写下欠条是主动的,并不是甲将其暴打一顿的结果,不具有威胁的内容,故也不构成敲诈勒索罪,不应选。选项B既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又有实质的威胁内容,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故应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rgj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被人民检察院指控犯有抢劫罪,人民法院已开庭审理,甲聘请了律师乙为其辩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如对判决不服,是否可以提出上诉?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构成资敌罪的是:
2005年7月,赖某在与孙某等人赌博中输给孙某5000元,赖某怀疑孙某在赌博中作弊,即回到家中取来砍刀,要求孙某退回输掉的5000元,遭到孙某的拒绝。赖某遂连砍孙某数刀,孙某被迫交出5000元。赖某得款后逃离现场。经鉴定,孙某构成轻伤。赖某的行为构成:(
某甲拥有一条渔船,某乙借得之后,在海上从事走私活动时被海关缉私人员查获。海关对某乙作出如下处罚决定:没收某乙用于走私的渔船及全部走私物品,并处罚款2万元。下列哪一说法正确?()
李某想开办一个小货亭,在做好准备工作后,便向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申请,该工商局根据李某的申请,向其颁发了营业执照。工商局向李某颁发营业执照的行为是何种性质:
关于共同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周某被某公安分局治安拘留10天,周某向某区法院起诉并提出赔偿请求,该法院一审判决确认该行为违法,但未作出赔偿判决。周某上诉至某中级人民法院,中院审理后认为依法应予赔偿,依法进行调解,但上诉人、被上诉人无法达成协议,请问中级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张某和王某夫妇俩因殴打陈某受到某公安分局处罚。张某和王某夫妇均不服,提起复议,并对复议机关作出的维持决定仍不服起诉到人民法院。本案中的诉讼参加人有:()
李华,16岁,某中学学生。一次途经田某家时,看见其邻居张某正在行窃。后田某到公安机关报案,并告知了这一情况。公安机关为查清案件事实,向李华询问,在询问李华的过程中,侦查人员下列哪些行为不正确?
随机试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时间是()
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
患者,女性,28岁。反复出现低热、口腔和外阴部溃疡1年,伴双下肢红色结节样皮疹、关节痛1个月,无鼻塞、流涕。咳嗽,无腹痛、腹泻。ESR40mm/h,ANA、抗ENA、ANCA等自身抗体均阴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术前禁食的最主要目的是()。
T1期乳腺癌其肿块最长直径不超过
开放式基金场内申购、赎回时,由于申报价格栏不能空白,故约定始终都填写为()。
某公司在1994年1月1日平价发行新债券,每张面值1500元,票面利率10%,5年到期,每年12月31日付息。问:(1)假定1998年1月1日的市场利率下降到7%,那么此时该债券的价值是多少?(2)假定1998年1月1日的市价
在窗体上画一命令按钮和一文本框,其名称分别为Commandl和Textl,然后编写如下程序:FunctionFun(xAsInteger,yAsInteger)AsIntegerFun=IIf(x<y,x,y)En
SingingAlarmsCouldSavetheBlindIfyoucannotsee,youmaynotbeabletofindyourwayoutofaburningbuilding-andthat
A、Itcanbrightensomeoneelse’slife.B、Itcanhelpanalyzethecausesofairpollution.C、Itmayforcepeopletodonatethei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