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题。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本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题。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本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
admin
2015-06-19
35
问题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题。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本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
选项
答案
本段文字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一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梁启超的《论毅力》的阅读理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熟悉程度,本段文字是文章最后一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oxNJ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大学语文题库成考专升本分类
0
大学语文
成考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A、Bythemeaningofwords.B、Bythetoneofspeaking.C、Bythegenderofspeakers.D、Bythechangesofphrases.B短文最后提到,大象不会理解人们
当卧式镗床平旋盘的圆跳动超差时,其超差调整方法之一是调整平旋盘的圆锥滚子轴承的间隙。()
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目测检测、比较检测和测量仪器检测等。()
夫妻在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约定将一方个人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但没有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后双方感情破裂起诉离婚,赠与房产的一方翻悔主张撤销赠与,另一方主张继续履行赠与合同,对此问题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这句话是对下列哪种观点的经典表述?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的上片,然后回答下题。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江南游子”是指谁?
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诗句,然后回答下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随机试题
2014年5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从乙公司购进5台空调、2个冰柜,货款总计60000元,从2014年10月起分四期按月支付,每期支付15000元。2014年5月20日,乙公司将合同约定的货物全部交给甲公司。5月27日,赵某为甲公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欧洲进攻速度开始减慢是在
男,48岁,CT平扫发现肝左叶3cm×4cm大小的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里不均质强化,边缘更清楚,静脉期病灶强化范围增大,病灶远侧可见条样无强化影,延迟扫描病灶密度略低于周围肝组织,最可能的CT诊断为
男性,22岁,下腰部疼痛,阴雨天加重近1个月,同时伴有腰部活动不便,并逐渐累及胸部
在设计幼儿园同一个班的活动室与寝室时,下列方式正确的是:
建设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联合颁发《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是在()。
处于成熟阶段的行业通常年增长率会()。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具体要求是: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是生物体结构和性状的体现者以及归纳出氨基酸的基本结构。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最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蛋白质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某教材首先通过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5题。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HowPracticeCanDamageYourEnglish?I.NewinterpretationsofspeakingandwritinginlearningEnglishA.Speakingandwrit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