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患者,男性,35岁。既往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病史,对花粉、艾草过敏。3天前患者闻油烟后又发生喘息,不能平卧。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大汗淋漓,发绀。脉搏细速,心率124次/分,BP155/85mmHg,T37.8℃,双肺散在微弱的哮鸣音。血气分析:PaCO260
患者,男性,35岁。既往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病史,对花粉、艾草过敏。3天前患者闻油烟后又发生喘息,不能平卧。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大汗淋漓,发绀。脉搏细速,心率124次/分,BP155/85mmHg,T37.8℃,双肺散在微弱的哮鸣音。血气分析:PaCO260
admin
2021-08-16
70
问题
患者,男性,35岁。既往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病史,对花粉、艾草过敏。3天前患者闻油烟后又发生喘息,不能平卧。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大汗淋漓,发绀。脉搏细速,心率124次/分,BP155/85mmHg,T37.8℃,双肺散在微弱的哮鸣音。血气分析:PaCO
2
60mmHg,PaO
2
50mmHg,WBC12.8×10
9
/L。
下列判定该患者病情严重的主要指标是
选项
A、PaO
2
降低
B、PaCO
2
升高且哮鸣音消失
C、体温升高
D、血压升高
E、白细胞数升高
答案
B
解析
PaCO
2
升高且哮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存在严重通气功能障碍,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oaIN777K
0
章节复习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
相关试题推荐
医师对同一位患者申请一天备血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时,必须上报医院医务部门批准,该备血量是
属于乙类传染病但须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疾病是
A.潜伏期延长B.正常产程C.胎头下降延缓D.活跃期停滞E.活跃期延长初产妇,28岁,妊娠40周,8时开始规律宫缩;15时宫口开大4cm,S-3;18时宫口开大9cm,S+2。此时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女婴,8个月,因“发热2天、抽搐2次,伴呕吐,吃奶量减少,喜哭、易怒”而就诊。母乳喂养。查体:精神差,前囟饱满,心、肺、腹无异常发现,肌张力增高。脑脊液检查:外观浑浊,白细胞1000×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1mmol/L,氯化物107mmol/L
女,35岁,孕3产0,妊娠32周,阴道少量出血3天,无腹痛。曾自然流产、过期流产各1次。入院检查:枕左前位,胎头浮,胎心好,耻骨联合上方可闻及胎盘血流杂音。为明确诊断,首选哪种检查方法
男孩,1岁,因发热8天、皮疹3天入院。外院抗生素治疗7天无效。查体:T39℃,烦躁不安,全身淡红色斑丘疹,双眼结膜充血,口唇鲜红、干裂,“草莓舌”。右颈淋巴结蚕豆大,质硬,有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30次/分,腹软,肝、脾无肿大。指、趾端硬性肿胀。实验室
女,54岁,双腕关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肿痛3年,每日晨僵1小时。查体:双腕关节、双手第2~4掌指关节及第3~4近端指间关节肿胀伴压痛。ANA(一)。该患者病变的基本特征是
男,56岁,3个月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出血。高血压病史11年。查体:脉搏、呼吸正常,BP150/94mmHg,神志清,言语清晰,左侧肢体肌力高,肌力4级,腱反射活跃,左侧Babinski征阳性,余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下列长期药物治疗
女,32岁,白带增多伴腥臭味3天。妇科检查:阴道黏膜无充血,阴道壁黏附有大量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的分泌物。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23岁。间断低热、腹痛5个月,伴腹胀、盗汗,体重下降3kg。查体:T37.5℃,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巩膜无黄染,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全腹有轻压痛,移动性浊音(+)。腹水:比重1.020
随机试题
一般而言,出境货物的报检时限最迟是报关或装运前()
徐某,男,46岁。突发左侧腰痛,绞痛难忍,小便涩滞不畅,疼痛向左下部放射,B超示右输尿管结石,尿中红、白细胞增多,舌红,苔薄黄,脉略数。其首选方剂是
便秘与腹泻交替最常见于
A.表寒证B.真寒假热证C.虚寒证D.实寒证E.亡阳证
下列关于成本计算分步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2010年)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法治与善治存在必然联系,法治是善治的基础,善治必须建立在法治之上,没有法治就没有善治,法治本身也是构成善治的基本要素。由此可以推出()。
说课的内容包括()。(2013.山东)
Targetyesterday【C1】________WallStreetexpectationswhenit【C2】________a21.1percentriseinquarterlyearnings.GainsinT
Theword"it"(Line3,Para.2)mostprobablyrefersto______.Wecanlearnfromthelastparagraphthat______.
TheMonaLisaisshowingherage,museumcurators(馆长)inParissaidwhileannouncingascientificstudyofthe500-year-oldma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