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关于可保利益的构成要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关于可保利益的构成要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min
2009-10-26
71
问题
关于可保利益的构成要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可保利益应为合法的利益
B、可保利益应为所有的利益
C、可保利益应为客观的确定的利益
D、可保利益应为经济上的利益
答案
B
解析
可保利益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①可保利益应为合法的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利益要为法律所承认,如果投保人为不受国家法律认可的利益投保,则保险合同无效;②可保利益应为经济上的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可保利益在数量上应该可以用货币来计量;③可保利益应为客观的确定的利益。可保利益必须是一种确定的利益,是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在客观上或事实上已经存在或可以确定的利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kaSr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助理理财规划师实操知识题库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分类
0
助理理财规划师实操知识
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
相关试题推荐
案例十一:李先生是一家销售公司的职员,2008年10月、11月、12月的工资分别为2000元、4500元、2400元。根据案例十一,回答下列题目:根据前两题的计算结果,如果公司平均发放工资,那么李先生第四季度可节税( )元。
案例六:郭先生是某公司的副总,年薪10万元。公司根据各月工作繁忙程度的不同规定,每年1月、2月、11月和12月发给工资13000元,其余8个月每月6000元。根据案例六,回答下列题目:郭先生1月应预缴个人所得税( )元。
案例四:某民营企业的老板杨先生,现年40岁,年收入约30万元,但不稳定。杨太太,现年38岁,某中学的特级教师,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收入稳定,参加了社会保险。女儿杨扬今年13岁。杨先生的父亲与杨先生一家同住,现年70岁,无任何收入来源。根据案例四,回答下列
案例四:某民营企业的老板杨先生,现年40岁,年收入约30万元,但不稳定。杨太太,现年38岁,某中学的特级教师,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收入稳定,参加了社会保险。女儿杨扬今年13岁。杨先生的父亲与杨先生一家同住,现年70岁,无任何收入来源。根据案例四,回答下列
案例四:某民营企业的老板杨先生,现年40岁,年收入约30万元,但不稳定。杨太太,现年38岁,某中学的特级教师,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收入稳定,参加了社会保险。女儿杨扬今年13岁。杨先生的父亲与杨先生一家同住,现年70岁,无任何收入来源。根据案例四,回答下列
案例七:娄先生持有的证券组合由证券A和证券B组成,具体信息如表2-9所示。假定因素的标准差是20%。根据案例七,回答下列题目: 关于套利证券组合满足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案例一:李先生正在考虑投资三种共同基金。第一种是股票基金;第二种是长期政府债券与公司债券基金;第三种是收益率为8%的短期国库券货币市场基金。这些风险基金的概率分布如表2-4所示。基金的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根据案例一,回答下列题目:最优资
王先生今年30岁,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该公司效益良好,于今年成立了企业年金理事会,开始企业年金计划,并分别委托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投资管理人,一家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关于企业年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继子女对继父母有无赡养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假如你是一家随身听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准备培训一批销售人员,公司安排你做一次演讲。起草一份演讲计划。
男性,左手被砸伤2h,左手肿胀,皮肤青紫,压痛明显,X线检查未见骨折。其受伤类型为
腺淋巴瘤主要发生于
在我国,对外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指标内容和编报时间等,都是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予以规定的。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和进口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甲公司和乙公司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账面余额为10140万元,已提坏账
()主张有意义的学习。
某县公安机关收到孙某控告何某对其强奸的材料,经审查后认为何某没有强奸的犯罪事实。县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2011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0.8%。国内旅游人数达26.4亿人次,较2010年增长25.5%;国内旅游收入1.93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3.6%。1994年到2010
In1910theworldwasshockedbyaparticularlycold-bloodedmurder.H.H.Crippenwas【21】______Americandoctorwhoworkedin
TheChallengesandPotentialofNewEducationalTechnologyI.Criticismsofcomputersandmultimediatechnology—A【T1】ofunder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