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自考
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admin
2019-05-28
55
问题
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选项
答案
(1)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同量资本投入面积相同但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其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收入便不相同。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就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2)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在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因为优等地中等地的范围不可能随意扩大,已经耕种了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形成了对优等地和中等地的经营垄断,其他农业资本家不可能再自由投入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但是,当只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所获得的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时,劣等地也需投入生产。而耕种劣等地也要能得到平均利润,农业资本家才会去经营劣等地。所以,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然要由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这样,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产量较高,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获得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级差地租。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有限的优等地和中等地被某些农业资本家耕种后,形成了对这些有限土地的经营垄断,其他资本家无法再制造出优等地和中等地去经营。所以,经营优等和中等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地和稳定地存在,成为一种固定的收入,因而这个超额利润便能稳定地形成级差地租。(3)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不能创造出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这些农业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它是作为加强的劳动起作用的,能够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较多的价值,从而可以创造出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kXNR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公共课分类
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公共课
相关试题推荐
相关群体中,在社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是________,如宗教组织、协会等。()
下列关于国际营销调研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首要途径是()
3.0mol的理想气体开始时处在压强p1=6.0×105Pa、温度T=300K的初态,经一等温过程变化到末态,其压强为p2=3.0×105Pa。已知摩尔气体常量R=8.31J·mol-1·K-1。求气体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
与玻尔氢原子理论基本假设相矛盾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我们这样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的胜利。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三种主要的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
()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该部分对象与该属性之间具有因果联系,从而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
试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
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机试题
法庭在审理被告人某甲入室盗窃案的过程中发现,某甲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为逃避抓捕曾以暴力伤害被害人。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31题)
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
某城市每逢冬季,常有大雾、无风天气,空气质量恶化,城区经常连续多日烟雾弥漫对此污染最敏感的人群是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要求有()。
某地拟新建总长142km的铁路干线。全程有特大桥6座,总长6891m;大中桥66座,总长16468m;三线大桥7座,总长2614m;涵洞302座,总长8274m;隧道45座,总长18450m,其中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6座,长度小于1000m的隧道37座
采用企业施工定额通过施工预算的编制而形成的成本计划是()。
对企业消费税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检查的内容包括()。
(2005年考试真题)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小张为了验证延迟满足实验,将6位幼儿分成三组,分别带入情境不同的实验室内,并在室外通过单向可视玻璃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是
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