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拟新建总长142km的铁路干线。全程有特大桥6座,总长6891m;大中桥66座,总长16468m;三线大桥7座,总长2614m;涵洞302座,总长8274m;隧道45座,总长18450m,其中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6座,长度小于1000m的隧道37座

admin2022-05-10  3

问题 某地拟新建总长142km的铁路干线。全程有特大桥6座,总长6891m;大中桥66座,总长16468m;三线大桥7座,总长2614m;涵洞302座,总长8274m;隧道45座,总长18450m,其中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6座,长度小于1000m的隧道37座,三线隧道1座;近期车站11座。
    该工程起源于某铁路M站,征用土地890亩(1亩=667m2),其中耕地300亩、林地400亩、荒草地100亩、其他90亩。铁路经过地区水系发达,曾连续两次穿越某大江。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相对高差20~300m。主要植被类型为森林(包括自然林和人工林)、灌木林、荒草地和农田。降雨丰沛,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5%~25%,水土流失严重,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项目穿越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风景名胜区。沿线区域人口密度大。农业生产发达,经过村庄8个。初步预测表明,沿线居民住宅噪声声级增加量为5~10dB(A)。
该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

选项

答案(1)法规符合性: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功能区划等。 (2)方案比选:选择对生态环境、水环境、水土保持等影响最小的。 (3)工程占地:工程占地的类型、占地数量,最好不占用基本农田。 (4)对沿线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畦区和村庄等环境敏感点的环境影响情况,选择对敏感点影响最小的。 (5)环保措施与达标排放情况:环保措施包括本工程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防止重要生境、敏感点生态环境破坏的措施,大型工程生态恢复的措施,防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完整性破坏的措施;达标排放情况包括水污染达标排放、噪音达标排放等;选择生态破坏小、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的措施及水保措施。 (6)环境风险:铁路运输危险品对沿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村庄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选择环境风险小的方案。 (7)公众参与:铁路穿越的8个村庄居民对本项目的支持比例;选择公众支持比例高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COf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