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2010年9月10日,宜黄县政府为新客运站建设进行例行的强拆带动工作,在工作进程中措施失慎,致使3名被拆迁当事人烧伤。一项普通的政府强拆工作,因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2010年9月10日,宜黄县政府为新客运站建设进行例行的强拆带动工作,在工作进程中措施失慎,致使3名被拆迁当事人烧伤。一项普通的政府强拆工作,因
admin
2014-05-06
52
问题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2010年9月10日,宜黄县政府为新客运站建设进行例行的强拆带动工作,在工作进程中措施失慎,致使3名被拆迁当事人烧伤。一项普通的政府强拆工作,因为被拆迁当事人失慎烧伤,而成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口诛笔伐不断。然而,强拆并非地方政府所愿,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强拆,是政府无奈的选择。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和繁荣的不竭动力是新的思想和观念。故发展城市建设势在必行。在城市建设和拆迁的过程中。各种纠纷不断。其原因是一些高涨的地价和房价吊足了胃口的农民。做梦都想依靠政府征地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如果迁就这些被拆迁户的利益诉求,大幅度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政府肯定吃不消。宜黄县的拆迁补偿标准应当说还不算低,尤其是近年的补偿标准提高了不少。怎无奈。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谁的心会满足呢。正如古人云“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在这种情况下,要政府与被拆迁户就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说难于上青天,于是被征地户、被拆迁户越级上访告状便成为常态。而地方政府为实施地方发展战略,强拆更在所难免。否则。一切发展免谈。
当大家都在对强拆政策口诛笔伐的时候,似乎大家都罔顾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强拆政策的受益者。君不见,当您安住在宽敞舒适房子里、当您行走在宽阔明亮的大街上,当记者住在高级宾馆挥笔写就痛斥强拆政策文章的时候。您是否想过。您脚下的土地可能就是政府用强拆手段征来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我国的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没有一个个“崭新的中国”,是不是因此可以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选项
答案
一个难以令人伯服的论证 题干论证从分析宜黄县政府强拆事件出发,指出地方政府为实施地方发展战略、公益事业,强拆在所难免,并进而得出没有强拆就没有我国的城市化,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该论证逻辑混乱,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差,难以令人信服。 该论证存在的第一个偏差是概念混淆。题干中指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和繁荣的不竭动力是新的思想和观念,故发展城市建设势在必行。”这一表述存是混淆了“新的思想和观念”与“城市建设”两个概念,前者是意识形态上的概念,即创新理念.后者则是实体意义上的概念,即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连概念都没有弄清楚,就由前者推出后者,这种逻辑混乱的推论能有多少可信度。实在令人怀疑。 该论证存在的第二偏差是归因片面。论证将出现的强拆纠纷归因于“一些被高涨的地价和房价吊足了胃口的农民,做梦都想依靠政府征地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人心不足蛇吞象”。这种无视其他原因的认识,显然十分片面。实际上,这些年各地发生的征地拆迁纠葛,绝大多数都并非因为被拆迁户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政府无法接受庞大的拆迁本钱而致,而恰好是因为对被拆迁户的补偿尺度太低。不能满足被拆迁户的基本柄身要求。甚至不能保障被拆迁户的基本生存而惹起的。该论证的归因显然无法服人。 该论证还存在的第三偏差是本末颠倒。该论证说“地方政府为实施地方发展战略,强拆更在所难免,否则,一切发展免谈”,这实在是不知轻重。不可否认,地方有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居民拒绝拆迁势必影响建设规划的实施,但是发展仅仅是手段,终极目标是谋取生活于其中的公民的快乐和幸福。如果为了所谓的“发展”就可以不尊重、甚至以暴力的手段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和基本人权。这种罔顾民生的“发展”又有何用?这种颠倒本末的论证又有何可取? 此外,该论证还存在以偏概全、言过其实等问题。这里就不再分析了。 总之,该论证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差,逻辑混乱,其论断难以令人信服。 无疑,这是个无效的论证。
解析
本文分三大部分,行文思路清晰,屡次分明,首尾完整相呼应,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引论部分共二段,开篇精要地梳理出了题干论证蛄构,第二段提出质疑,表态明确。
本论部分共四段,其一指出概念混淆的问题,其二指出归因片面的问题。其三指出本末颠倒的问题。三个分论点,对其三个逻辑问题展开分析,定性、依据、析因、质疑四步环环相扣。第六段还提出了以偏概全、言过其实等问题,反映出作答者时谈论证存在的逻辑问题认识透彻,论辩能力强。
结论部分两段,总结逻辑问题,提出质疑,照应标题,简洁鲜明,文意完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kAv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学校教育(2014年西南大学、2012年华东师大、2012年南京师大、2010/2012/2014年华中师大)
论述隋唐时期私学的发展演进。(2019年福建师大)
致良知(2017年华东师大、2016年山东师大)
朱子读书法(2017年陕西师大、2015年东北师大、2014年华南师大、2013年山东师大、2013年福建师大、2012年西北师大)
科举考试制度(2016年西南大学、2012年湖南师大)
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如何为知识迁移而教,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求由方程xyz=arctan(x+y+z)确定的隐函数z=z(x,y)的偏导数
已知a>0,集合M={x|0≤ax+l≤3},N={x|-1≤x≤4),则。(1)0<a<l;(2)a>l。
随机试题
在Word中,上标、下标在()对话框中。
粉丝
当变量X的数值增大时,Y变量的数值显著减少,坐标点的分布呈窄带状,称为()
患者,男,78岁。4天前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块。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问题2: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的声像图特点不包括
患者,男,26岁。1个月前出现进食后上腹部胀痛,夜间常疼醒,进食后可缓解,近日感乏力,大便呈黑色,大便隐血(+)。初步诊断为
德国人()指出,“讲话的艺术在于适中”。作为口头语言的导游语言在运用时也必须掌握“适中”这个原则。
“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词典的编纂者不对,他们对词汇的用法做出改动不会是随意的,想必经过了认真的研究推敲。不过,词典编纂者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
“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来的。
PASSAGETW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