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许某因赌博被公安机关处以15日行政拘留,经复议,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决定。许某不服,欲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则 ( )
许某因赌博被公安机关处以15日行政拘留,经复议,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决定。许某不服,欲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则 ( )
admin
2013-02-20
44
问题
许某因赌博被公安机关处以15日行政拘留,经复议,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决定。许某不服,欲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则 ( )
选项
A、法院应以被告为由不适格驳回起诉
B、法院应以被告不适格为由将被告变更为作出原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
C、法院应以被告不适格为由告知许某变更被告
D、法院应通知作出原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答案
4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据此,本题中的被告应该是作出原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条第1款规定:“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据此,法院应该告知许某变更被告,只有在许某不同意变更时,才可驳回起诉,C为正确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hQ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乙公司对外负债100余万元无力偿还,而该债务是在甲公司决策、指示下以乙公司的名义进行贸易造成的,甲公司对此债务的责任应如何判定?()如果甲公司持本公司关于解除王某董事长职务、任命张某为丙公司董事长的董事会决议,到工商管理机关申请办理丙公司法定
关于甲保险公司要承担的责任,正确的是:()关于乙保险公司,正确的是:()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2005年8月1日甲公司以乙公司为收款人,丙银行为付款人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并交付给乙公司,汇票金额为50万元,付款日期为2005年11月1日作为预付货款。甲公司与丙银行签订承兑协议,约定甲公司将资金足额注入丙银行,丙银
行政机关单方面解除行政合同的情形不包括下列哪个情况?()
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情形导致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1)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前,未依法向当事人告知应予处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2)行政机关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诉;(3)行政处罚没有法定依据;(4)行政处罚不遵守法定程序。
刘某今年25岁,平日少言寡语,与人交往不多,一日刘某到饭馆喝酒,见服务员上菜稍慢了点.便大发脾气,将桌子掀翻并追打服务员,致其嘴部和头部多处严重受伤。经人劝阻方才平息。事后刘某被保安扭送到当地区公安局,刘父得知后向区公安局反映说刘有精神病史。经法医鉴定,刘
人民法院对张某、王某共同强奸户案作出判决,张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王某被判处拘役,判决确定后,两人被交付执行。
甲将位于该村的、在国家林业局备案受保护的宋代古树“大柏树”砍伐并变卖,得款2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甲;乙、丙、丁各按25%的份额共有一幢房屋。在甲占有房屋期间,在乙、丙、丁不知道的情况下,甲将房屋转让给了不知情人戊,并办理了过户手续。现乙、丙以甲为被告诉至法院,要求甲赔偿损失。法院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甲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公告的招股说明书中遗漏了拖欠其巨额债务的乙公司宣告破产致使该巨额债务无法收回的内容。丙证券公司以包销的方式为甲公司发售股票,该股票上市后不久,有关媒体披露乙公司上述情况,致使甲公司的股票行情大跌,投资者遭受了损失。投资者的这些损失应如
随机试题
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关于肺叶影像解剖的叙述,错误的是
初孕妇,26岁。停经49天,阵发性腹痛伴阴道流血。妇科检查:宫口扩张,胚胎组织堵塞宫口,子宫略小于停经周数,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二次型f(x1,x2,x3)=(λ-1)x12+λx22+(λ+1)x32,当满足()时,是正定二次型。
图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6V,稳定电流Iz=5mA。试求在稳定条件下IL的数值最大不应超过( )。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之一是垃圾焚烧,下列哪一项是其主要优点?()
下列经济业务发生后,在权责发生制下应计入本期费用的有()。
保税区内企业进口免税自用的机器设备等需填制“出口保税区进境备案清单”,出口加工区企业进口免税的机器设备等应填制“进口货物报关单”。()
下列属于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有()。I.在招股说明书中隐瞒重要事实Ⅱ.在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Ⅲ.在认股书中隐瞒重要事实Ⅳ.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提供虚假事实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的,可对每人分得的收入分别减除费用,计算各自应纳税款。()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