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财产中,不可以作为抵押权客体的是( )。(2009年)
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财产中,不可以作为抵押权客体的是( )。(2009年)
admin
2019-05-22
54
问题
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财产中,不可以作为抵押权客体的是( )。(2009年)
选项
A、工厂的半成品
B、正在建造的船舶
C、以招标方式取得的荒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D、土地所有权
答案
D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hHQ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法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持票人取得的下列票据中,须向付款人提示承兑的是()。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背书无效的是()。
2015年12月1日,王某以A小区1号楼101房产权登记错误为由向房屋登记机关提出更正登记申请,该房屋目前登记的产权人为李某。因李某不同意更正,王某随即提出了异议登记申请。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甲、乙、丙三人共有一头牛,甲占有30%份额,乙占有50%份额,丙占有20%份额,丁向丙表示愿意以高价买下该牛,丙十分动心。在共有人未就该事项作出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3年3月18日,甲机械公司与乙融资租赁公司接洽融资租赁某型号数控机床事宜。同年4月1日,乙按照甲的要求与丙精密设备公司签订了购买1台某型号数控机床的买卖合同。丁以乙的保证人身份在该买卖合同上签字,但合同中并无保证条款,丙和丁亦未另行签订保证合同。乙和
2013年3月18日,甲机械公司与乙融资租赁公司接洽融资租赁某型号数控机床事宜。同年4月1日,乙按照甲的要求与丙精密设备公司签订了购买1台某型号数控机床的买卖合同。丁以乙的保证人身份在该买卖合同上签字,但合同中并无保证条款,丙和丁亦未另行签订保证合同。乙和
甲曾任乙装修公司经理,2013年3月辞职,5月8日,为获得更优折扣,甲使用其留有的盖有乙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乙公司名义与丙公司订立合同,购买总价15万元的地板,合同约定,6月7日丙公司将地板送至指定地点,乙公司于收到地板后3日内验货,地板经验收合格后,
甲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向对方支付18万元违约金。后甲违约,给乙造成损失15万元。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结婚后购得房屋一套,仅以甲的名义进行了房屋产权登记。后来甲、乙感情不合,甲擅自将该房屋以市场价格出售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张某以其坐落在某市市中心的一处房屋(价值210万元)作抵押,分别从甲银行和乙银行各贷款100万元。张某与甲银行于6月5日签订了抵押合同,6月10日办理了抵押登记;与乙银行于6月8日签订了抵押合同,同日办理了抵押登记。后因张某无力还款,甲银行、乙银行行使抵押
随机试题
患者,男,69岁。患慢性前列腺炎多年,现排尿时偶有白浊,尿道不适,伴遗精、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根据上述症状,该患者辨证为
现场急救开放性气胸病人的首要措施是
某派出所所长姜某身穿制服在一饭店二楼吃饭期间,闻知楼下有人打架即去劝解和调停。参与殴斗人之一的杨某在姜某表明身份、鸣枪示警后仍不停手,反而大骂姜某。对方见杨某仍不停手,又和其对打起来。杨某突然操起一啤酒瓶,并在桌上敲碎后刺向对方。姜某开枪.击中杨某右肩致其
C企业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盘盈甲材料3000元,经核查,其中的2000元属自然升溢造成,1000元属计量误差造成;盘亏乙材料9000元,经核查,其中的1800元属定额内自然损耗造成,1200元属计量误差造成,100元属保管员工某责任,责令其赔偿
小刘是北京电脑城一家软件开发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培训开发专员,他预见到今后5年软件开发方面的业务将会持续增长,所以建议董事长派4~5名年轻工作人员到国外学习新的软件开发技术,董事长采纳了他的建议。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作为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专员,小刘
传球时五指张开,手指、手腕后仰微屈成半球状,以()。
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受单基因(A、a)控制。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对于历史学家而言,历史事实一旦生成,就被视为宿命性的,所以历史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某种“必然性”的理由。但是,对于最终生成的历史事实的价值评判,不应以其生成的某种“必然性”为依据而简单地得出结论。例如,古往今来充满人类史册的政权腐败是一恒久现象,历史
差役、杂徭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