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
admin
2019-01-24
81
问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
(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K6+280~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m,最大挖深21.2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
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是混合式挖掘法。 采用该方法恰当。 理由:混合式挖掘法适用于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的路堑开挖,本工程中路堑的挖深就很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d5j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适用于各级公路底基层的有( )。
冬期开挖路堑施工中,挖方边坡不应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 )厚台阶。
填筑路堤时,( )施工取土坑应远离填方坡脚。
填石路堤的施工中,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进行整平,松铺厚度应控制在( )以内。
隧道衬砌厚度依据( )确定。
某路桥建设公司承建一条高速公路的施工任务,全长32km,该施工单位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狠抓工程质量,在各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做了质量检验。1.路基工程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路面基层的主要检验
推土机开挖土质路堑作业方法与路基机相同的有( )。
某二级公路全长28.5km,路面结构为:30cm填隙碎石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cm水泥混凝土面层(设计弯拉强度5.0Mpa)。其中K3+500~k4+020为路堑段,K6+120~K6+850为河滨段。为了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和边坡的流水
随机试题
增值税一般实行( )课征,避免重复征税。
根据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车辆可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有( )。
下列关于还款可能性分析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一个梯子靠墙摆放,顶端距离地面高度为5米。如果将其底部朝着墙移动1米,则顶端高度也将上升1米。此时梯子底部与墙面距离为()。
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
或者被告是有罪的,或者他是疯子;如果他有罪,则他应该被处死;如果他是疯子,则他应该永远接受住院治疗;如果证据不够有力,则被告不应该被处死。现知,证据不够有力。那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知:
设函数f(u)具有2阶连续导数,z=f(excosy)满足若f(0)=0,f’(0)=0,求f(u)的表达式.
某台计算机的速度比改进前提高了10倍,但它仅在50%的时间内可用,这样一来它的总加速比为()。
He______himselfbitterlyforhismiserablebehaviorthateven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