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国同沿线许多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这表明(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国同沿线许多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这表明( )。
admin
2019-08-07
55
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国同沿线许多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这表明( )。
选项
A、坚持对外开放的前提是自力更生
B、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
C、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
D、我国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充分发挥建设成本优势
答案
C
解析
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所以,C项符合题意。题目没有提到“自力更生”,A项不符合题意。“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这种说法错误,B项不选。我国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充分发挥建设成本优势,题目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a9C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阅读关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材料二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部分内容。人口为什么要迁移
30.材料:下面是刘老师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一课中安排的学生活动:读教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图”,要求学生熟悉洋流的名称和流向,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分组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分别观察以60。N和60。S为中心的副极地海
材料一中亚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商业贸易活动频繁。中亚油气资源丰富,每年有大量油气出口。中国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增长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材料二下图为中亚地区示意图。问题:分析中亚地区古代商旅通行不便的自然原因。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图中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m。读图回答。关于A、B两点的坡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材料:高中地理教师李老师在“三圈环流”内容的教学中,设计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测验题。学生有的不能绘出示意图,有的绘出的示意图缺少极地高气压带,有的绘制的风带与气压带宽度一样,有的没有标出风向,而有的绘制的示意图准确无误、美观工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
图中a、b、c表示某地不同阶段的城镇空间布局演化特征,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功能区布局演化特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关于城镇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简述中学历史学科学习评价的主要功能。
随机试题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两句用典故喻指往事渺茫如梦,伤痛青春流逝而又无可奈何。()
患者,胸痛,查体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该摩擦音的特点不包括
急性肾小球肾炎前驱感染史通常为
40岁男性,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个月,反复发作,与劳累有关,咳嗽、用力排便时可加重疼痛。查体右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加强试验阳性,x线片示:L4~5椎间隙变窄。
下列阑尾炎中,临床表现轻而病理改变严重的是
期货公司在接受客户开户申请时,必须先向客户说明期货交易的风险。( )
下列业务中,不需要编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的有()。
A地到B地的道路是下坡路。小周早上6:00从A地出发匀速骑车前往B地,7:00时到达两地正中间的C地。到达B地后,小周立即匀速骑车返回,在10:00时又途经C地。此后小周的速度在此前速度的基础上增加1米/秒,最后在11:30回到A地。问A、B两地间的距离在
曲线弧y=x3在点(1,1)处的曲率半径R=_____________.
【26】【42】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