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dmin
2019-08-01
59
问题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走私、运输、贩卖、制造毒品的故意,必须对走私、运输、贩卖、制造行为和对象是毒品有认识
B、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必须对传播的是淫秽物品有认识
C、成立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要求行为人必须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组织、机构或个人
D、成立犯罪故意,不要求行为人对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社会危害性有认识
答案
D
解析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认识因素上,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行为、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客观事实具有明确认识,即对犯罪构成所属情况具有明确认识。ABC选项正确。第二,对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社会危害性有明确认识。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ZVj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盗窃了农民王某的一个手提包,发现包里有大量现金和一把手枪。甲将真情告诉乙,并将手枪交给乙保管,乙将手枪藏在家里。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因素有()。
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属刑法的有()
拾得遗失物的构成条件包括()。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走私犯罪?()
甲为抢劫财物将王某打昏,甲的朋友乙刚好经过此地,乙得知真相后帮助甲照明,使甲顺利地将王某钱包拿走。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属于事实行为的有()。
甲(17岁)与乙(17岁)是朋友,甲告知乙自己的女朋友丙(13岁)对自己有误会,要与自己分手,要求乙帮忙把丙骗出来,以便自己与丙解释清楚。乙信以为真,于是设计将丙骗到一个偏僻的仓库,将丙反锁其中,并通知了甲。甲赶来后,乙在仓库外帮甲望风。实际上,丙并不是甲
试论数罪并罚的原则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
随机试题
下列各项中,不影响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无色。
绩效专核的目的的()。
女性患者,58岁,风湿病史30年,近日出现呼吸困难,PDE示二尖瓣狭窄。如能听到杂音,该杂音的部位及时期为
下面是一位教师对于《函数的单调性》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请结合课程标准理念及教育理论知识进行点评。一、情境导入1.通过多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大场景,向学生提出问题:其实,北京奥运会原定于2008年7月25日召开,由于天气原因,
问题解决过程一般可以分为()。
否认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
“心即理”,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Thereareseveralcategoriesofevidence.Howisawitness’soraltestimonycategorized?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