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于7日内执行。但有下列哪些情形,应当停止执行?
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于7日内执行。但有下列哪些情形,应当停止执行?
admin
2014-04-02
46
问题
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于7日内执行。但有下列哪些情形,应当停止执行?
选项
A、被告人刘环西,在执行前揭发了张某重大贪污、受贿事实
B、被告人马中美,执行前声明自己已怀孕2个月
C、书记员王冠发现判决中有重大疏忽,可能有错误的
D、被告人张华,声称自己有1名未满1岁的孩子,正在哺乳
答案
1,2,4
解析
有哺乳期的孩子并不是停止执行死刑的法定理由,因此D项不能选。《刑诉解释》第342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执行前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的;(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正在怀孕的。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命令才能执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Ybk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该条文中的价值平衡
中国古代社会的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试卷一第57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关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账簿,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卷一/2012年第69题)
甲国A公司向乙国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双方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CIF术语。该批货物由丙国C公司“乐安”号商船承运,运输途中船舶搁浅,为起浮抛弃了部分货物。船舶起浮后继续航行中又因恶劣天气,部分货物被海浪打入海中。到目的港后发现还有部分
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关于“不为刑辟”的含义,下列哪
关于检察官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一/2009年第49题)
某城市商业银行在合并多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设立,其资产质量差,经营队伍弱,长期以来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存贷款比例等指标均不能达到监管标准。请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以下问题。在作出对该银行的行政处置决定后,负责处置的机构对该银行的人员采取了以下措施,
张某过马路闯红灯,司机李某开车躲闪不及将张某撞伤,法院查明李某没有违章,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判李某承担10%的赔偿责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卷一/2008年第5题)
甲乙两国因边境冲突引发战争,甲国军队俘获数十名乙国战俘。依《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待遇,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卷一/2009年第78题)
某镇卫生院院长邱莱在临近退休之际,利用职权大量购进国家严格控制的麻醉药品杜冷丁,而后开假处方将药品从医院以平价卖出,再以高价销售给贩毒人员,非法获利10万余元。对于邱某的行为该如何认定?()
随机试题
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水产类原料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等。
在资源管理器中,若将一个文件拖动到不同的磁盘上,将________。
女性,24岁,月经周期28天,目前停经2个月,因少量阴道流血1天就诊。做B超检查,胚胎发育正常时该病例的B超可观察到
流动式起重机的()是选用流动式起重机的依据。
基金销售机构的准人条件要求其基金销售业务技术系统进行联网测试,联网测试的对象是基金管理人和()。
专设自营账户的意义有()。
2016年5月4日,汇丰公司工作人员拟定了向天通公司购买按摩椅的要约函件,但未载明日期;5月5日交到当地邮局邮寄;5月6日邮局盖上当日邮戳寄出该函件;5月10日天通公司收到了汇丰公司的函件。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承诺期限自()开始计算。
社会工作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课上,某教师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一、探究规律先填空,再找规律:思考:观察表中x1+x2与x1x2的值,它们与前面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二、得出定理并证明(韦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