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分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主要派别及其特点。
分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主要派别及其特点。
admin
2016-09-12
50
问题
分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主要派别及其特点。
选项
答案
在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四个主要派别,即联结派、认知派、联结认知派以及人本主义学派。 (1)联结派 联结派坚持对教育心理学问题作客观研究,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规律、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迁移等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提出了一系列的学说,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尤其是斯金纳,他把他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系统用于教学,提出以程序教学及机器教学来改革传统教学,曾在20世纪的60年代成为许多国家的注意中心。由于联结派本身所固有的机械主义的局限性,忽视对学习的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探讨,使许多现象难以用他们的联结理论去解释。白20世纪的60年代以来,联结派的优势开始动摇,而与之相对立的认知派取代了其主导地位。 (2)认知派 认知派是美国教育心理学中与联结派相对立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起源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完形说认为,学习并非像桑代克所说,是通过盲目、机械的试误及强化而确立起一种情境与反应的联结而实现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及“顿悟”,从而建立起一种“完形”而实现的。认知派突出的长处在于肯定意识及主观的能动作用。他们的学说含有较多的辩证的合理因素,因而在反对联结理论的机械主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他们在意识及主观能动作用的实质的问题上,拒绝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观点,因而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 (3)联结—认知派 联结—认知派的特点,首先在于,他们虽然一般并不否认刺激—反应间的联结是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与解释原则,但他们认为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系并不是直接的、机械的,而是存在着被称为“有机体的内部状态”的中介环节。于是,他们以S—0—R这一公式代替联结派的S—R这个公式。其次,他们认为,学习是通过主体对情境的领悟或认知以形成认知结构而实现的。此外,在学习问题的研究上,他们强调不仅要注意外部反应与外在条件,同时要注意内部的过程与内在的条件。 联结—认知派虽然力图吸收认知派的某些观点以摆脱联结派所固有的局限性,因而看 来他们的理论似乎比较全面。但是,他们未能从方法论上纠正联结派与认知派所固有的题。由此,这一派的主张,被认为是折衷的。 (4)人本主义学派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从其自然人性论出发,主张人或人格的自我实现说,认为人或人格的成长源于个体的自我实现趋向。认为自发学习是最撩冬深入的学习,大量的经验是通过做学得的。在教学法方面,罗杰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也叫非指导性教学法,或开放性教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YW5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初中生由于生理上的巨大变化,在心理整合中出现暂时的混乱,导致了一些消极心境,包括()
小学儿童的集体就是班集体。集体具有哪些特点?()
以下关于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独立行走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包括()
发展心理学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去掉两端极值后,一定不会受到影响的统计特征是()
为了解决双轨制问题,20世纪前期在法国形成了()。
在法国教育改革史上,力图改革双轨制的弊端而提出的法案是()。
随机试题
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
经营战略深化期的主要理论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还款来源存在风险的预警信号不包括()。
按照账簿的用途分类,账簿可以分为( )。
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
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的结晶。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的地位,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学承担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他们生活的意义,他们的价值观念,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都
日本推行锁国体制的原因及影响。
ISO组织在网络标准化过程中的最重要贡献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