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规模为20万t,场地位于城乡结合部。填埋场防水层为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1层防渗层为高密度聚乙烯膜,项目部通过招标形式选择了高密度聚乙烯膜供应商及专业焊接队伍。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原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规模为20万t,场地位于城乡结合部。填埋场防水层为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1层防渗层为高密度聚乙烯膜,项目部通过招标形式选择了高密度聚乙烯膜供应商及专业焊接队伍。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原
admin
2018-10-29
73
问题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规模为20万t,场地位于城乡结合部。填埋场防水层为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1层防渗层为高密度聚乙烯膜,项目部通过招标形式选择了高密度聚乙烯膜供应商及专业焊接队伍。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原拟堆置的土方改成外运,增加了工程成本。为了做好索赔管理工作,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建立了正式、准确的索赔管理台账。索赔台账包含索赔意向提交时间、索赔结束时间、索赔申请工期和金额,每笔索赔都及时进行登记。
事件二:临时便道占用城市绿地,项目部上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同意。
事件三:为满足高密度聚乙烯膜焊接进度要求,专业焊接队伍购进一台焊接机,经外观验收,立即进场作业。
事件四:为给高密度聚乙烯膜提供场地,对GCL层施工质量采取抽样检验方式检验,质量监督局发现后勒令停工,并限期整改。
事件五:施工单位制定的GCL施工工序为:验收场地基础→选择防渗层土源→施工现场按照相应的配合比拌合土样→土样现场堆铺、压实→分层施工同步检验→工序检验达标完成。
问题:
事件四中,质量监督部门对GCL施工质量检验方式发出限期整改的原因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选项
答案
(1)事件四中,质量监督部门对GCL施工质量检验方式发出限期整改通知的原因是施工单位对GCL层施工质量采取抽样检验方式不符合相关规定。 (2)理由:根据规定,对GCL层施工质量应严格执行检验频率和质量标准。分区分层铺粘结膜缝,分区同步检验及时返修。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UdC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背景资料】项目经理部中标承建某道路工程,原设计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后因拆迁延期,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但业主要求竣工通车日期不能更改。为满足竣工通车日期要求,业主更改路面结构,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对这一重大变更,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方面采取了
【背景资料】某项目部在北方地区承担某城市主干路道路工程施工任务,设计快车道宽11.25m,辅路宽9m。项目部应业主要求,将原计算安排在次年5月初施工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提前到当年12月上、中旬,抢铺出一条快车道以缓解该市交通。【问题】为保证本次沥青面
【背景资料】某城市给水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商与某管道施工工程公司签订了管道焊接施工分包合同。在施工中,总承包商项目经理部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标准对质量控制的规定。在该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签订后,总承包商项目经理
箱涵顶进中常用的正确校正方法有()。
高压B地下燃气管道与给水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场景某高速公路第四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是为路面面层摊铺施工,路面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配制,为此,负责太希望通过了解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以及对材料要求规划出满意的方案,进而全面施工。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沥青混凝土对石料的要求中,用于城市主干
【背景资料】某热力管道工程,工程总造价5000万元,某施工企业通过招标投标方式获得了该工程的施工任务,该施工企业为了保证预期利润目标的实现,责成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成本制订完善的控制和管理措施和方法。施工项目经理部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
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时,方可进行回填土。
在钢梁安装过程中,关于高强度螺栓连接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敞开式盾构机的是()。
随机试题
惊厥性全身性癫痫持续状态必须从速控制发作,并保持不再复发的时间至少为
朱自清的《看花》属于其散文的哪类?()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常成人呼吸膜面积的储备约为安静状态下的
女,28岁,有脓性白带10天,查体发现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宫颈触痛,子宫体双附件无明显压痛,有多个性伴侣。
下列哪项可见间歇热
11,25,37,64,104,()。
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10天,乙单独完成需15天,丙单独完成需20天,三人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而退出,剩下乙、丙继续工作直到完工。完成这项工程共需用多少天?()
原型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只要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就快速地加以实现,随着项目理解的探人,模型被逐步扩充和【】。
实践证明,在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系统隐患的大多数来自于()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