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admin
2020-02-04
36
问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探究·练习】
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色各有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2.诣太守,说如此。
(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四、辨析下列各组加下划线词的不同意思。
1.武陵人捕鱼
为
业
不足
为
外人道也
2.便
舍
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
舍
俨然
3.见渔人,
乃
大惊
乃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五、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试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芳草
鲜美
,落英缤纷
2.阡陌
交通
,鸡犬相闻
3.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不复出焉
4.乃不知有汉,
无论
巍晋
六、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记》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单元介绍
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这个单元所选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习这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选择
其中一个
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选项
答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品味文中优美语言,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李清照的一首词一一《如梦令》。这首词写了作者因溪亭醉饮,醉意未消,游兴沉酣,乐而忘返。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作者以鸥鹭形象作为陪衬,是何等美妙的景象!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讲述了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的故事。渔人会有哪些见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2)讲授新课 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几个词概括。 要求:听名家朗诵课文,全班跟读,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美丽、幸福、神秘等。 ②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派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提问: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渔人在桃花源做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要求:齐读课文,带着上述问题,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2—3段);寻找桃花源(4—5段)。 提问: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相应地方画线。 明确: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一一“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⑧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提问:结合课前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预习,说说作者虚构这么美好的图景的意图是什么。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派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巩固练习 提问:本文语言优美,用了多个成语,这些成语都是什么意思呢? 要求:学生各自查阅字典,同桌交流,教师多媒体呈现答案。 明确: 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 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4)课堂小结 提问:桃花源是作者的一个美梦,那么作为中国梦的一份子,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要求:练笔、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教师明确: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桃花源,那里和平、安宁、人人平等,人们之间互敬互爱、和睦幸福。有梦想就有希望,祝愿同学们都能够奋斗不息,梦想成真!最后让我们再次高声朗诵课文第二段,让桃花源的美丽传说在朗朗书声中继续流传。 (5)分层作业 ①背诵全文。 ②积累成语,整理文言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 ③推荐阅读《五柳先生传》,感受立体的陶渊明形象。 板书设计: [*]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Tf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教学片段:(1)初二新学期伊始,某新任教师从音标人手,慢慢地从最基础的知识帮助学生适应初二的英语学习内容。(2)在复习完后,教师随堂进行了小测验。请对以上教学片段进行评析。
课堂提问有哪些功能?简述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内涵,并各写出一个英语例子加以说明。
以下片段选自某课堂实录,请分析该教学片段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片段体现了哪种语法教学方法?(2)常见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哪些?(3)语法教学的课堂模式主要有哪些?教学中应该遵循哪些语法教学的原则?教学片段:老师: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们来讲宾语补足语
设计任务:请阅读下面学生信息和语言素材,设计20分钟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该方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但须包含下列要点: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
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时,某位教师对该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做出了合理的教学设计,请根据该课内容完成下列任务:在情景引入的时候,某位老师通过一道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走路问题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让学生讨论得出有理数加法的两个数的符号,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传统教育非常偏重数学的思维训练价值,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应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傅雷家书两则》原文1954年10月2日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那树》课文原文:那树①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
以下是一位高中生的习作,阅读并回答。快乐人生快乐是什么?快乐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求索;快乐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快乐是“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回味。当文化和历史的甘泉浸润着余秋雨那颗渴望知识的心灵时,他是快乐的
随机试题
核心资源
根据牙釉质蛋白的电泳特征及氨基酸组成可将其分为
A.利多卡因B.普罗帕酮C.异丙肾上腺素D.艾司洛尔E.胺碘酮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安全检查引导显示终端,必须显示正在安检的航班号和()。
下列()不能产生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华公司)于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普通股总数为5亿股,甲、乙分别持有大华公司31%和25%的股份。截至2013年年底,大华公司净资产额为10亿元,最近3年可分配利润分别为3000万元、2000万元和1000万元。2015年2
小吴和小李选了相同的5门课,但是他们只在历史这门课上得到一样的分数。每门课的分数范围从60分到100分。那么根据以下哪个陈述,可以判断出小吴这5门课的平均分比小李高?()
加工一个零件甲需要2分钟,乙需要4分钟,丙需要8分钟,现有28个零件需要加工,如果三人同时加工,并且加工时间相同,那么甲乙丙各应加工多少个零件才能完成任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在某个事件过程中定义的变量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