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计算机
[说明] 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记录图书库存情况、读者信息以及读者借阅记录(包括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新书入库时要为该书编制图书卡片,包括分类目录号、图书流水号(要保证每本书都有唯一的流水号,即使同类图书也是如此)、书名、作者、内容摘要、价格和购书
[说明] 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记录图书库存情况、读者信息以及读者借阅记录(包括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新书入库时要为该书编制图书卡片,包括分类目录号、图书流水号(要保证每本书都有唯一的流水号,即使同类图书也是如此)、书名、作者、内容摘要、价格和购书
admin
2012-02-20
37
问题
[说明]
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记录图书库存情况、读者信息以及读者借阅记录(包括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新书入库时要为该书编制图书卡片,包括分类目录号、图书流水号(要保证每本书都有唯一的流水号,即使同类图书也是如此)、书名、作者、内容摘要、价格和购书目期。同一个书名由于版次、作者等不同有可能存在多“种”图书,其间用“分类目录号”区分。
系统为每一位合法读者编制一个唯一的借书证号,读者需要提供姓名、单位。
一个读者最多可以同时借阅5本图书。借阅图书时,新添借阅记录,并将对应的“归还标记”字段置为“false”,表示“尚未归还”;归还图书时,将相应的“归还标记”字段置为“true”,表示“已经归还”。一本书可能供多位读者借阅,同一本书读者可以重复借阅。
图2-1为该系统的E-R图。
[图2-1]
实体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指出“借阅”联系属于哪一种?“借阅”关系模式的外键是什么?有主键吗?为什么?
选项
答案
“借阅”联系是“多对多”联系,外键有:借书证号、图书流水号。 “借阅”关系模式不存在主键,因为同一本书读者可以重复借阅,即使加上“借书日期”亦不能唯一标识,读者可以在同一天借阅并归还再借阅,应增加一个属性(如借阅流水号)来标识。 “一个读者最多可以同时借阅5本图书,一本书可能供多位读者借阅,同一本书读者可以重复借阅”,因此联系“借阅”是多对多联系。 要特别分清“一本图书”与“一种图书”,一本图书是由流水号标识的,一种图书是由分类目录号标识的。对借阅联系,借阅的是具体的某本书,因此外键有:借书证号、图书流水号。 “借阅”关系模式不存在主键,因为同一本书读者可以重复借阅,即使加上“借书日期”亦不能唯一标识,读者可以在同一天借阅并归还再借阅,应增加一个属性(如借阅流水号)来标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RlDZ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软件设计师下午应用技术考试题库软考中级分类
0
软件设计师下午应用技术考试
软考中级
相关试题推荐
程序运行过程中常使用参数在函数(过程)间传递信息,引用调用传递的是实参的()。
软件系统的安全性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性测试与评估是软件安全性测试的重要内容,()不属于安全性测试与评估的基本内容。
假设系统采用PV操作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若n个进程共享两台打印机,那么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为()。
计算机系统中,虚拟存储体系由______两级存储器构成。
某汽车维修公司有部门、员工和顾客等实体,各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如下:部门(部门代码,部门名称,电话)员工(员工代码,姓名,部门代码)顾客(顾客号,姓名,年龄,性别)维修(顾客号,故障情况,维修日期,员工代码)假设每个部门允许有多部电话,则电话属性为
某汽车维修公司有部门、员工和顾客等实体,各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如下:部门(部门代码,部门名称,电话)员工(员工代码,姓名,部门代码)顾客(顾客号,姓名,年龄,性别)维修(顾客号,故障情况,维修日期,员工代码)假设每个部门允许有多部电话,则电话属性为
在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有无条件传送、中断、程序查询和DMA等。其中,采用______方式时,不需要CPU控制数据的传输过程。
已知关系模式:图书(图书编号,图书类型,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图书编号唯一识别一本图书。建立“计算机”类图书的视图Compute-BOOK,并要求进行修改、插入操作时保证该视图只有计算机类的图书。CREATE(1)
()主要对与设计相关的软件体系结构的构造进行测试。
随机试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运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法的有()。
在PC机中实现硬盘与主存之间数据传输的主要控制部件是中断控制器。()
下列哪些激素可与核受体结合而调节转录过程
中等强度作业的特点是()
立春:惊蛰:清明
(2014年真题)关于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说法,正确的有()。
社会工作研究的目的在于( )。
家庭背景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先决条件,为个体发展奠定基础。()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无论加快还是放缓,都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适度回落至7%左右,质疑中国经济、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由此甚嚣尘上,
A、 B、 C、 D、 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