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某学生探究KMnO4溶液和Na2C2O4(草酸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进行如下实验: 用配制好的0.0400 mol.L-1的Na2C2O4溶液来标定某KMnO4溶液的浓度。每次准确量取20.00 mL Na2C2O4溶液,滴定三次分别消耗的KMnO4溶液的
某学生探究KMnO4溶液和Na2C2O4(草酸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进行如下实验: 用配制好的0.0400 mol.L-1的Na2C2O4溶液来标定某KMnO4溶液的浓度。每次准确量取20.00 mL Na2C2O4溶液,滴定三次分别消耗的KMnO4溶液的
admin
2017-04-15
31
问题
某学生探究KMnO
4
溶液和Na
2
C
2
O
4
(草酸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进行如下实验:
用配制好的0.0400 mol.L
-1
的Na
2
C
2
O
4
溶液来标定某KMnO
4
溶液的浓度。每次准确量取20.00 mL Na
2
C
2
O
4
溶液,滴定三次分别消耗的KMnO
4
溶液的体积是20.00 mL、19.80 mL、20.20 mL,则KMnO
4
溶液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选项
答案
0.02mol/L。
解析
根据高锰酸钾与草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4
-
与C
2
O
4
2-
以2:5的个数比反应,计算得到KMnO
4
溶液的量浓度为0.02 mol/L。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RgE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化学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化学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京师会馆最初出现于明初永乐年间,那时是一个安徽芜湖籍官员俞谟捐出自己的住宅,给在京的同乡官员作为聚会娱乐之所,也作为寄托乡情、相互劝励的场所。有些出现了官僚试子会馆的分化,即官僚试子会馆一分为二,有些官僚试子合为一体的会馆也确立了当考试时期试子优先的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雅典城邦的政治民主”一课时.某位老师考虑到“雅典民主”的评价是一个重点、难点,因而为了掌握让同学们它,便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合作参与的教学活动。在学习本节课前,教师先宣布准备班内选举一名历史课代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思想符合苏俄(联)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1930年,美国通过了《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
教师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的条件。这种评价方式是()。
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
乡土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资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宋老师讲到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时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1:根据三张示意图(马可.波罗泉州游示意图、泉州港出土的宋元时期海船示意图和马可.波罗纪念钟楼图)和课本,每小组结合
有学者这样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穷国……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倾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_______、_______、奖励与惩罚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版本教材部分内容实验4-7把盖有胶塞、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在试管里保留1/3的溶
随机试题
关于闭孔神经,正确的是()
2001年我国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有6个座位连成一排,安排3人就座,恰有两个空位相邻的不同坐法有()。
低压部分是指节流阀后至压缩机的吸气阀门前,也称为低压系统。()
患者,女,72岁。股骨颈头下骨折,有移位1天。其最佳治疗方法是
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属于人民警察集体奖励条件的有()。
教育研究方案制定的步骤。
当人们遇到危险情况时,机体的植物性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__会产生“或战或逃”的反应,使机体处于_________状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