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dmin
2019-03-04
57
问题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选项
A、5年
B、1年
C、2年
D、3年
答案
C
解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报告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安全评价中发现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现实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安全评价报告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P335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题库中级安全工程师分类
0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中级安全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案例一、事故的直接原因采煤工作面自开切眼向前推进35m后,老顶来压,顶板垮落,与上部采空区积水导通,涌入采煤工作面和相邻的两个掘进工作面。二,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1)工作面有透水现象时,未及时分析和采取措施,急于组织生产,重
案例一、事故的直接原因采煤工作面自开切眼向前推进35m后,老顶来压,顶板垮落,与上部采空区积水导通,涌入采煤工作面和相邻的两个掘进工作面。二,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1)工作面有透水现象时,未及时分析和采取措施,急于组织生产,重
案例2015年1月24日11时25分,D煤矿七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99人(其中女职工37人),伤3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450万元。施工七井与六井相贯通的西主运巷,属于技术改造工程,没有设计,D煤矿多种经营公司把此项工程仅
矿山通风机按其服务范围分类,不包括()。
煤层瓦斯抽放一般是指利用瓦斯泵或其他抽放设备,抽取煤层中高浓度的瓦斯,并通过与巷道隔离的管网,把抽出的高浓度瓦斯排至地面或矿井总回风巷中。下列新建矿井中必须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或地下移动泵站瓦斯抽放系统进行瓦斯抽放的是()。
每年矿井灾害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井灾害因素中,瓦斯造成伤害最为突出。瓦斯是多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混合体,具有独特的性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瓦斯造成灾害的是()。
案例2007年10月.A煤矿6号采区1113东顺槽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9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00.4万元。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混合式通风,矿井总风量为8890m3/min,矿井负压为3100~3400Pa。开采B4
案例某日,某煤矿近百人分4个组下井作业:一个组到采煤工作面出煤,两个组掘进切眼,另外一个组去采煤面回风巷回收铁棚子。8时左右,回收组一行几人到达工作地点开始进行回收作业。完成回收任务往外走时,突然听到巨响,感觉出事了。他们根据冲击波方向判断,是采
案例D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20x104t/a,1983年投产。主要可采煤层为10号煤层(平均厚度为3m)、8号煤层(平均厚度为98m)和7号煤层(厚度为5m)。煤层间距分别为75m和20m,倾角为12°~40°;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关于井下火灾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改变彩色血流图的基线,使其向蓝色标尺方向调节,结果
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最常见的合并损伤是( )
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液中的自细胞
引起急性炎性脾肿的病原不包括()。
对于河流二级评价现状调查,一般情况下应调查()。
下列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中,属于经济措施的有( )。
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某公司2010年末的流动资产是1000万元,存货是200万元,流动负债是500万元,该公司的速动比率为()。
根据劳动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仲裁员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时应当回避的情形有()。
大革命失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