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丙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缔约国,现丁国要求加入该条约。四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丁国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一第29题)
甲、乙、丙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缔约国,现丁国要求加入该条约。四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丁国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一第29题)
admin
2012-12-13
68
问题
甲、乙、丙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缔约国,现丁国要求加入该条约。四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丁国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一第29题)
选项
A、对于丁国提出的保留,甲、乙、丙国必须接受
B、丁国只能在该条约尚未生效时提出保留
C、该条约对丁国生效后,丁国仍然可以提出保留
D、丁国的加入可以在该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之后进行
答案
D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条约的保留,也涉及条约的加入、生效等知识点。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一个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无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于排除或更改条约中某些规定对该国适用时的法律效果。保留是一国单方面作出的,对于保留,其他的缔约国可以作出同意或反对。A项认为一国提出的保留,其他国家必须接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保留仅适用于多边条约,可以在条约生效前作出,也可以在条约生效后加入时作出。如果保留是在签署须经批准、接受或赞同的条约时(即条约生效前)提出的,保留国应在批准条约时确认该项保留。故B项错误。
由于条约的保留是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一个条约时作出的,对于加入国而言,加入时应提出保留的申请,一旦条约对加入国生效,保留同时生效。要注意C选项与B选项的区别,丁国是加入已经生效的开放性条约,如果加入时没有提出保留,在加入后不能提出保留。故C项错误。
条约的加入是指没有在条约上签字的国家表示同意接受条约约束的一种正式国际法律行为。加入主要适用于开放性的多边条约,双边条约不发生加入的问题。多边条约一般都有加入条款,加入条约时,既可以加入已生效的条约,也可以加入尚未生效的条约。一旦加入,加入方即成为条约的缔约方,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与原始缔约方享有同样的权利。故此D项表述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Oux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3条规定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法律适用依据,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马某系归国华侨,在上海投资工厂,但在要求工人劳动时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经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马某符合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条件,决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检察院不服,提起抗诉,二审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简易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共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哪些?
下列人员中,即使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也不得由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的包括:
郝某因犯强奸罪被甲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判决生效后被送至乙县监狱服刑。期间,孔某越狱脱逃,并在丙县抢劫陈某人民币500元,后被捕获。请问,下列关于本案管辖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李某仗着人高马大,横行乡里数年,一日,村民陈某不听其言,遂将其打成重伤。李某被逮捕后供述其曾将王某、肖某、胡某打成重伤的事实。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后,李某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省高级人
在刑事诉讼中,遇到下列特殊情形,各个司法机关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赔偿义务机关有下述哪些情形,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随机试题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核对,并签字。
胆总管远端单发1.0cm的嵌顿结石目前常用的术式是()
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重要参数是
王某,因一氧化碳中毒收入院,王某适于输入的血液制品种类是
碾压土石坝施工中的坝坡修整属于()的内容。
在国际收支的衡量指标中,()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
苗族过去由于在服饰、住地等方面的不同有过()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
受“晕轮效应”的影响,面试考官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倾向于()。(2003年11月二级真题)
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语速时快时慢,容易引起学生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