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甲、乙、丙每个人只去过漓江、长城、九寨沟、龙门石窟、峨眉山、黄鹤楼这6个景点中的2至3个。已知: (1)去过九寨沟的也去过漓江。 (2)乙去过的地方,甲也去过。 (3)只有一人去过峨眉山,但是他没有去过长城。 (4)如果乙去过龙门石窟,那么他也去过峨眉山。
甲、乙、丙每个人只去过漓江、长城、九寨沟、龙门石窟、峨眉山、黄鹤楼这6个景点中的2至3个。已知: (1)去过九寨沟的也去过漓江。 (2)乙去过的地方,甲也去过。 (3)只有一人去过峨眉山,但是他没有去过长城。 (4)如果乙去过龙门石窟,那么他也去过峨眉山。
admin
2022-04-01
56
问题
甲、乙、丙每个人只去过漓江、长城、九寨沟、龙门石窟、峨眉山、黄鹤楼这6个景点中的2至3个。已知:
(1)去过九寨沟的也去过漓江。
(2)乙去过的地方,甲也去过。
(3)只有一人去过峨眉山,但是他没有去过长城。
(4)如果乙去过龙门石窟,那么他也去过峨眉山。
(5)除非丙去过峨眉山,否则乙去过峨眉山。
如果只有一个人去过长城,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选项
A、甲去过九寨沟。
B、乙去过龙门石窟。
C、丙去过漓江。
D、甲去过长城。
E、乙去过长城。
答案
D
解析
题干表达:(1)九寨沟→漓江;(2)乙→甲;(3)1人峨眉山,但没去长城;(4)表达式:乙龙门石窟→乙峨眉山;(5)丙没去峨眉山→乙峨眉山。假设乙去长城,与(2):甲去长城。与长城只有一人矛盾,所以,乙没去长城。假设乙去峨眉山,与(2)结合:甲也去峨眉山,与(3)矛盾,得到(6):乙没去峨眉山。(6)与(5)结合:丙去峨眉山。与(3)结合:丙没去长城。所以去长城的是甲。即为答案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NR4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若a,b为自然数,且1/a与1/b的算术平均值为1/3,则a与b的乘积是()。
一条信息可通过如图的网络线由上(A点)往下向各站点传送。例如,信息到b2点可由经a1的站点送达,也可由经a2的站点送达,共有两条途径传送。则信息由A点到达d3的不同途径共有()。
某单位决定对4个部门的经理进行轮岗,要求每位经理必须轮换到4个部门中的其他部门任职,则不同的方案有().
胡萝卜、西红柿和其他一些蔬菜含有番茄红素,番茄红素具有防止细胞癌变的作用。近年来W公司提炼出一些蔬菜中含有较丰富的番茄红素,并被制成片剂建议酗酒者服用,以防止酗酒可能引起的癌症。然而,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经常服用番茄红素片剂反
张经理在公司大会结束后宣布:“此次提出的方案得到一致赞同,全体通过。”会后,小陈就此事进行了调查,发现张经理所言并非事实。如果小陈的发现为真,则以下哪项也必然为真?
在一次歌唱竞赛中,每一名参赛选手都有评委投了优秀票。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Ⅰ.有的评委投了所有参赛选手优秀票。Ⅱ.有的评委没有给任何参赛选手投优秀票。Ⅲ.有的参赛选手没有得到一张优秀票。
如果一鱼塘安装了机械充气机,鱼塘中的水就能保持合适的含氧量。所以,既然约翰的鱼塘没有安装机械充气机,那么他的鱼塘的含氧量一定不合适。没有合适含氧量的水,鱼儿就不能生气勃勃地发育成长。所以,约翰鱼塘里的鱼不会蓬勃地生长。下面哪个论证含有以上论证中的一个推理错
所有诚实的人都不可能听信一些非正式渠道的流言。以下哪项陈述与上述语句意思相同?
一场严重的旱灾事实上会减少美国农民作为整体所得到的政府补助总额。如果有的话,政府支付给农民的补助是每公斤粮食实际出售时的市场价格与预定目标价格之差。例如1983年的旱灾,使农场计划的支付额减少了100亿美元。根据以上的信息,下面哪项如果正确,能最好地解释为
随机试题
在X0按下过程中,如图所示PLC梯形图程序运行时()。
“情急生智”所描述的情绪状态是【】
股票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中,政策因素包括()
哮病的治疗应遵循
下列哪个图形有别于其他三个?
甲公司因快速扩张、管理不善,导致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人民法院受理其破产申请后,指定海天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人。管理人查明甲公司的债权债务情况如下:(1)欠乙银行贷款3000万元,甲公司以其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抵押;(2)欠丙公司货款10
材料:目前教育体制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采用“教育抽水机理论”,也就是将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从农村抽吸到城市。将本来可能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人力资本变成了仅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但华西村做法却恰恰相反,他把人才从城市抽吸到华西村发展。有人说.华西村
给定材料材料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广东省提出了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的目标,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走在全国首列,为全面建成小康
中国近代教育最早开始于()
Themainaimofthespeakeristo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