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
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
admin
2012-11-11
43
问题
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李某以高价买走赝品。请回答
关于甲对钱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选项
A、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
B、钱某自己有过错,甲不成立诈骗罪
C、钱某已误以为是明代古董,甲没有诈骗钱某
D、古玩投资有风险,古玩买卖无诈骗,甲不成立诈骗罪
答案
B,C,D
解析
本题考查诈骗罪中一种较为少见的情形——隐瞒真相式诈骗。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虚构事实是行为人主动进行欺骗,使得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隐瞒真相是被害人自行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明知道其陷入了错误认识,却不告知其真相,甚至还实施进一步行为以强化其错误认识。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所以都是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
本案中,虽然钱某自己“打眼了(看走眼了)”,将民国的壶当成了明代文物,但是,如果没有“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的行为,甲仍然不会上当。所以,在诈骗中,即使受骗者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骗行为的成立。故,选项B、C、D都是错误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wx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刘某是某人民法院的审判员,一次工作安排刘某参与审理周某故意杀人案,刘某是周某的哥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某天,一精神病人持刀追杀一个行人丁某,丁某奋力逃命,精神病人穷追不舍,丁某在精神病人马上就要追上、生命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候,见路旁停着一辆摩托车,强行驾车逃跑,致使摩托车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损害。对丁某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下列犯罪中以贪污罪论处的有()。
某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工作人员对盖某经营的“好滋味”餐厅进行检查,发现该餐厅厨房操作员未带帽子,备用的餐具有油腻及小飞虫。对上述情况,检查人员徐某当场制作了检查笔录,7日后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对盖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罚款1000元。盖某不服,提起诉讼,下列说
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
根据市政府整顿农贸市场的决定,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对集贸市场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因某个体户乱设摊点,给予其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该个体户不服,申请复议。此案应以谁为被申请人?()
在刑事诉讼中,遇到下列特殊情形,各个司法机关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焊接电弧弧柱区的长度()。
在进行ABC分类时,通常是根据()
老年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是
根据《水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国能新能[2015]426号),枢纽工程专项验收由()负责。
递进结构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二层一层、层层深入地衔接。()
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
骄傲:失败
王某系某银行工作人员,一日其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窃取了该银行客户许某的信用卡信息资料,对于王某的该行为应当认定为()。
=________.
【B1】【B10】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