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什么是“社会孤立”动机?它对人们公开的意见表达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社会孤立”动机?它对人们公开的意见表达有什么影响?
admin
2019-11-15
63
问题
什么是“社会孤立”动机?它对人们公开的意见表达有什么影响?
选项
答案
“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 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根据诺依曼的看法,能否顺应“多数意见”或舆论是“对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和基本价值与社会是否相容的检验”,它是一种“匿名的、无所不在的社会压力”,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檄大的制约作用。 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20世纪50年代所罗门·阿什的实验证明,趋同行为发生的概率受到两个重要条件的制约:一个条件是有没有来自他人尤其是来自所属群体的支持,只要当场有一个支持者,趋同行为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另一个条件是个人对自己的见解或信念的确信程度。实验心理学研究证明,对自己的观点确信度低的人,往往会通过寻求与他人的类似点来加强自己的信念,因而比较容易接受多数派的影响,而确信度高的人则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沉默的螺旋”强调的是大众传播的高压环境对现实中个人的影响。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没有消失;网络群体对个人的压力方式有所变化,强度有所减弱;从众心理动因依旧存在,从众现象依然普遍;尽管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但“沉默的螺旋”并没有从国际消失。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R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音色的不同至少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之一造成的:()、()、()。
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是词汇的核心部分,它长期存在着,并且为组成新词提供基础。
没有发音器官,人类就不能说话,因此,生理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gui”这个音节总共有三个音素,其中“u”是韵腹。()
对下面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并结合实例回答:1.义素的性质是什么?2.义素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伯父、叔父、舅舅、姑妈、姨妈
四大发明的传播。
自我管理步骤有明确目标、规定时间、组织执行、有效控制、____________。(复旦大学2016)
试析“有限效果论”。
随机抽(取)样(randomsampling)(北邮2010年研;北大2006年研)
随机试题
Testing:IsittheOnlyWaytoEvaluateStudents?Abouttenpercentof【C1】______(spend)onprimaryandsecondaryeducationi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既能镇惊安神,又能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药物是
试论述抵销的构成要件。
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各项中,关于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说法正确的有()。
王老师在Word中修改一篇长文档时不慎将光标移动了位置,若希望返回最近编辑过的位置,最快捷的操作方法是()。
FoodasPleasureinFranceandItalyVocabularyandExpressionssoftenupmyth-bustingpastoralcroissantFranceis
BackgroundtoeconomicsuccessChina’seconomicgrowthhaslasted40yearsandrepresentsthemost【D1】______ofthe21stcent
A、Billisapunctualperson.B、Billwillcomeontimetonight.C、Billwillbelateasusual.D、Billwon’tcomeatall.B女士说,现在那么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