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患儿,女,7岁,发热3天后于头颈部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体温上升至39.2℃。护士可采取以下哪项护理措施
患儿,女,7岁,发热3天后于头颈部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体温上升至39.2℃。护士可采取以下哪项护理措施
admin
2015-08-24
61
问题
患儿,女,7岁,发热3天后于头颈部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体温上升至39.2℃。护士可采取以下哪项护理措施
选项
A、乙醇擦浴
B、冰袋冷敷
C、冰盐水灌肠降温
D、阿司匹林口服
E、让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
答案
E
解析
麻疹临床表现:
(1)潜伏期:平均10天(6~18天),接受过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2)前驱期(发疹前期):从发热至出疹,常持续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此期患儿体温逐渐增高达39~40℃。同时伴有流涕、咳嗽、流泪等类似感冒症状,但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浮肿是本病特点。90%以上的患者于病程的第2~3日,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出现0.5~1mm大小的白色麻疹黏膜斑(柯氏斑),周围有红晕,常在2~3日内消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到40~40.5℃。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面、颈、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2~5天出齐。皮疹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可融合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此期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加剧,肺部可闻少量湿啰音,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4)恢复期:出疹3~5天后,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可有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素斑,7~10天消退。麻疹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或护理不当有继发严重感染者呈重型麻疹,持续高热,中毒症状重,皮疹密集融合,常有并发症或皮疹骤退、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病死率极高。
高热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乙醇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以免影响透疹。体温超过40℃以上时可用小量的退热剂,以免发生惊厥。多喂开水和热汤为合适的降温措施。故不能用乙醇擦浴降温,而选择E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EV8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实践能力题库执业护士分类
0
实践能力
执业护士
相关试题推荐
女性,70岁。下楼时不慎摔伤右髋部。查体:右下肢短缩,外旋50°畸形,右髋肿胀不明显,但有叩痛。该患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检查者双手交叉按压患者两侧髂嵴,如骨盆伤处出现疼痛为()
以爪型手为典型表现的骨折并发症为()
A.硬肿症患儿体温过低B.硬肿症患儿营养失调C.硬肿症患儿有感染的危险D.硬肿症患儿有潜在的并发症:肺出血E.硬肿症患儿家长知识缺乏与早产寒冷有关的是()
患者,男,2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而就诊,测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1周时间,且1天内体温波动幅度不超过1℃。对其发热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当急性胰腺炎累及全胰腺时,临床表现的特点是()
不可能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因素有()
判断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是()
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症状()
患儿,3岁,低热、咳嗽2个月,X线胸片呈典型“哑铃”状双极影,诊断原发综合征。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其疗程为()
随机试题
下列哪种情况不易发生气体栓塞
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平均动能有如下关系:()。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指标体系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大型吊装中,若采用2个以上吊点起吊时,每点的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教育”。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具体而言,主要指的就是阅读。它是生命的一种“马拉松”,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飞跃与提升……说到底,阅读就是人生的一种修炼,与成长、成功相伴,修炼到家的
设矩阵A=E为2阶单位矩阵,矩阵B满足BA=B+2E,则|B|=________.
假设某台式计算机内存储器的容量为1KB,其最后一个字节的地址是_______。
Althoughtheculturalpatternofthecommunityaffectsearlyupbringingofachildinthehome,itis______nottheonlyfactor.
A、Ascientistwillhelptowirealltheschools.B、Itcanbeveryexpensive.C、Itisnoteasytodoso.D、Technicalproblemsar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