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发表了题为《人类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研究报告,他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4岁发展到40%,4到8岁再发展30%,8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受到了严重的妨碍
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发表了题为《人类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研究报告,他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4岁发展到40%,4到8岁再发展30%,8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受到了严重的妨碍
admin
2020-06-02
80
问题
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发表了题为《人类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研究报告,他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4岁发展到40%,4到8岁再发展30%,8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受到了严重的妨碍”。青少年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是每年均匀地发展,而是经历过几次发展的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在这一年内,婴儿身高增长25厘米左右,体重增加7公斤左右。然后就缓慢下来,每年平均身高增长2~3厘米,体重增加2~3公斤。第二次高潮是六七岁,这个时期身高、体重的发展不是那么显著,而明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脑和心理上。6岁儿童的大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脑重的90%以上,儿童的生理、心理状况已经为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三次高峰是青春发育期,也就是少年期。女孩子大约在十二三岁,男孩子大约在十四五岁。这个时期身高每年增长7~8厘米,体重增加5~6公斤。少年期是一个过渡时期,既有儿童的特征,又有了成人特征的萌芽。
请结合材料及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谈谈对教育的启示。
选项
答案
(1)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材料中儿童的身高、体重、智力根据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便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是客观的,教育工作者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人的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4岁发展到40%,4到8岁再发展30%,8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6岁儿童的大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脑重的90%以上,儿童的生理、心理状况已经为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等体现了阶段性。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工作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等方法都是错误的。 (3)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它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材料中“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受到了严重的妨碍”“6岁儿童的大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脑重的90%以上,儿童的生理、心理状况已经为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体现了第一个方面。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以求在最短的时问内取得最佳效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FBN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作业练习,阅读并回答问题。一、林冲被发配到沧州,高太尉仍要置他于死地。林冲被逼上绝路,不得不奋起反抗。概括情节要点(如“路遇李小二”“火烧草料场”),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二、林冲是八十
某教研室研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围绕“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展开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
阅读某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祝福》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案例:师:有同学说,鲁四老爷并不凶狠。我们现在来看看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受到了怎样的对待。生:鲁四老爷看不起她。师:你的根据是什么?生:“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
教学“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专题时,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鼓励学生在搜集、记忆成语的过程中,积极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相关人物。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整理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阅读《藤野先生》两个教学环节,完成问题。环节一:理清脉络。概括情节1.师: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生:主要是作者回顾20世纪初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2.师: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多媒体演示教学通常可以照顾到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使各种认知偏好的学生在教学中都得到发展。使多媒体演示教学具有这一优势的原因不包括()。
法国的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由此可见,卢梭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随机试题
计算季节指数的方法有
胆囊位于
全口义齿固位最主要的固位力是
无形资产在不同的地点,同一时间由不同主体使用这一特性称为()。
如果一家公司需要10位初级缝纫工,并且这家公司愿意对他们进行培训,那么()可能是很好的招聘渠道。
根据《企业破产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取回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研究人类社会各阶段音乐教育发展过程的学科是()。
甲和乙两个工厂分别生产X件某种产品,甲工厂每天比乙工厂多生产20件。甲工厂25天后正好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随后立刻开始帮助乙工厂生产。所有生产任务完成时,甲工厂正好帮乙工厂生产300件产品。问X的值为:
Weeachhastohandinapaperonthetopicofenvironmentbeforetheendofthisterm.
高考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