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F公司为一家稳定成长的上市公司,2016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公司上市三年来一直执行稳定增长的现金股利政策,年增长率为5%,吸引了一批稳健的战略性机构投资者。公司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占60%,其中一半的股东是持股时间超过一年的稳健投资人,4
F公司为一家稳定成长的上市公司,2016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公司上市三年来一直执行稳定增长的现金股利政策,年增长率为5%,吸引了一批稳健的战略性机构投资者。公司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占60%,其中一半的股东是持股时间超过一年的稳健投资人,4
admin
2017-05-16
72
问题
F公司为一家稳定成长的上市公司,2016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公司上市三年来一直执行稳定增长的现金股利政策,年增长率为5%,吸引了一批稳健的战略性机构投资者。公司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占60%,其中一半的股东是持股时间超过一年的稳健投资人,40%的股东持股时间是平均半年左右的,还有10%的股东是短期炒作,持有期不到1个月。2015年度每股派发0.2元的现金股利。公司2017年计划新增一投资项目,需要资金8000万元。公司目标资产负债率为50%。由于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成长能力,公司与多家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201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2017年3月15日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讨论了甲、乙、丙三位董事提出的2016年度股利分配方案:
(1)甲董事认为考虑到公司的投资机会,应当停止执行稳定增长的现金股利政策,将净利润全部留存,不分配股利,以满足投资需要。
(2)乙董事认为既然公司有好的投资项目,有较大的现金需求,应当改变之前的股利政策,采用每10股送5股的股票股利(按面值发放)分配政策。
(3)丙董事认为应当维持原来的股利分配政策,因为公司的战略性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保险公司,他们要求固定的现金回报,且当前资本市场效率较高,不会由于发放股票股利使股价上涨。
要求:
分别计算甲、乙、丙三位董事提出的股利分配方案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选项
答案
甲董事提出的方案:个人所得税税额为0 乙董事提出的方案:个人所得税税额=10000×50%×60%×20%×50%×40%+10000×50%×60%×20%×10%=180(万元) 丙董事提出的方案:个人所得税税额=2100×60%×20%×50%×40%+2100×60%×20%×10%=75.6(万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E1X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财务管理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财务管理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企业打算在2012年末购置一套不需要安装的新设备,以替换一套尚可使用5年、折余价值为91000元、变价净收入为80000元的旧设备。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285000元。到2017年年末,预计新设备的预计净残值超过继续使用旧设备的预计净残值5000
以下关于营运资金融资战略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对公司而言,发行债券的风险高;对投资者而言,购买股票的风险高。()
下列因素中,会使企业降低负债比重的是()。
产生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在确定因放弃现金折扣而发生的信用成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受折扣百分比、折扣期和信用期的影响。下列各项中,使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提高的情况有()。
某企业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销售成本率为60%,年购货成本为500万元,平均存货为300万元,平均应收账款为400万元,平均应付账款为200万元,假设一年360天,则该企业的现金周转期为()天。
在某公司财务目标研讨会上,张经理主张“贯彻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做大企业的财富蛋糕”;李经理认为“既然企业的绩效按年度考核,财务目标就应当集中体现当年利润指标”:王经理提出“应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放在首位,以便创造更多的价值”。上述观点涉及的财务管理目标有(
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每股净资产指标可以作为衡量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价值的依据之一。()
随机试题
腹部不适,无力,消瘦,发热伴贫血,粪便带脓血或粘液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不完全性低位肠梗阻
关于冠状动脉CTA相关准备,错误的是
对某社区进行原发性高血压健康促进规划的结局评价是评估目标人群
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水建管[1999]177号),蓄水安全鉴定的重点是()。
项目融资的特点有( )。
对于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行业经营出现恶化的预警指标主要有()。
按农村集体经济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支出资料采用()调查方法取得。
某木制品公司甲与韩国某商场订有一份木制品买卖合同。为了履行该合同,甲多方求购某种稀有木材,未果。正当交货时间临近时,本地某木材公司乙主动上门提出以高于市场平均价4倍的价格向甲公司出售相当数量的该种木材。甲公司迫于无奈,按乙提出的条件与其签订了合同。随后,甲
(1996年)计算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