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使用与满足”理论(浙传2020年研;清华大学2019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南京大学2016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暨南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09年研;人大2008年研)
“使用与满足”理论(浙传2020年研;清华大学2019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南京大学2016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暨南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09年研;人大2008年研)
admin
2021-11-30
65
问题
“使用与满足”理论(浙传2020年研;清华大学2019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南京大学2016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暨南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09年研;人大2008年研)
选项
答案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有关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的传播理论。传播学家E.卡茨的《个人对人众传播的使用》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作。“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媒介在操纵人,而是人在使用媒介。而人使用媒介只是为了满足其需要而已。“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曾在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但该理论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8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李四光1937年写成了名著《冰期之庐山》,对中国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篇章。
现代汉语中词的重叠畛式和“着、了、过”等类似形态变化的现象是古代汉语中所没有的。()
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社会的接触带来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带来语言的趋同。()
用国际音标拼写下列词语的普通话读音。(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1.眩晕2.确凿3.棉花4.蛋黄儿5.勒死
简述语言研究的历史。(清华大学考研试题)
利用多种变换手法(可以增加个别虚词,但不能增加实词),尽可能多地(不少于8个)写出与下面句子有句法同义关系的句子。(清华大学考研试题)他看完了《红楼梦》。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复合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试题)
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功能、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个。
试论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随机试题
Peoplehavespeculatedforcenturiesaboutafuturewithoutwork.Todayisnodifferent,withacademics,writers,andactivists
【T1】Also,becauseanAmericanisperhapsmorelikelytoadmitandlaughathisownmistakesthanonewhostandsmoreonhisdign
外部招聘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绘画作品:《伏尔加河纤夫》
某校舍一学生近日出现发热(T:39℃),食欲缺乏,全身乏力,腹泻,呕吐等症状,检查:肝脏肋下两指,ALT异常,现高度怀疑为
下列不属于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现场拌制砂浆使用完毕时间是()h内。
试述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Formostofhumanhistoryrichpeoplehadthemostleisure.Ontheotherhand,thepoorhavetypicallyworkedpersistently.Hans
使用如下数据表:学生.DBF.学号(C,8),姓名(C,6),性别(C,2),出生日期(D)选课.DBF:学号(C,8),课程号(C,3),成绩(N,5,1)将学号为“02080110”、课程号为“102”的选课记录的成绩改为92,正确的SQL语句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