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A公司是一个家用电器零售商,现经营约500种家用电器产品。该公司正在考虑经销一种新的家电产品。据预测该产品年销售量为1080台,一年按360天计算,平均日销售量为3台,固定的储存成本2 000元/年,变动的储存成本为100元/台(一年);固定的订货成本为1
A公司是一个家用电器零售商,现经营约500种家用电器产品。该公司正在考虑经销一种新的家电产品。据预测该产品年销售量为1080台,一年按360天计算,平均日销售量为3台,固定的储存成本2 000元/年,变动的储存成本为100元/台(一年);固定的订货成本为1
admin
2017-03-16
44
问题
A公司是一个家用电器零售商,现经营约500种家用电器产品。该公司正在考虑经销一种新的家电产品。据预测该产品年销售量为1080台,一年按360天计算,平均日销售量为3台,固定的储存成本2 000元/年,变动的储存成本为100元/台(一年);固定的订货成本为1000元/年,变动的订货成本为74.08元/次;公司的进货价格为每台500元,售价为每台580元:如果供应中断,单位缺货成本为80元。
订货至到货的时间为4天,在此期间销售需求的概率分布如表所示。
要求:在假设可以忽略各种税金影响的情况下计算下列指标。
该商品含有保险储备量的再订货点。
选项
答案
年订货次数=1080/40=27(次) 订货至到货期间销售平均需求=(1080/360)×4=12(件) 保险储备: ①保险储备为0时: 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13—12)×0.18+(14—12)×0.08+(15—12)×0.04=0.46(件) 年缺货成本=0.46×80×27=993.6(元) 年储存成本=0 总成本=993.6(元) ②保险储备为1时: 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14一13)×0.08+(15—13)×0.04=0.16(件) 年缺货成本=0.16×80×27=345.6(元) 年储存成本=1×100=100(元) 总成本=345.6+100=445.6(元) ③保险储备为2时: 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15—14)×0.04=0.04(件) 年缺货成本=0.04×80×27=86.4(元) 年储存成本=2×100=200(元) 总成本=86.4+200=286.4(元) ④保险储备为3时: 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0 年缺货成本=0 年储存成本=3×100=300(元) 总成本=0+300=300(元) 所以保险储备应为2件。 再订货点=12+2=14(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vH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财务管理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财务管理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股利理论中,认为用留存收益再投资带给投资者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投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厌恶风险的投资者会偏好确定的股利收益,而不愿意将收益留在公司内部的是()。
某企业预测2007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1500万元,现销与赊销比例为2:3,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90天,变动成本率为60%,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10%,一年按360天计算。要求:(1)计算2007年度赊销额;(2)计算2007年度
ABC公司2010年度设定的每季末预算现金余额的额定范围为50~60万元,其中,年末余额已预定为60万元。假定当前银行约定的单笔短期借款必须为10万元的倍数,年利息率为6%,借款发生在相关季度的期初,每季末计算并支付借款利息,还款发生在相关季度的期末。20
可转换债券中设置赎回条款,主要是为了促使债券持有人转换股份,同时也能使发行公司避免市场利率下降后,继续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较高的债券票面利率所蒙受的损失,锁定发行公司的利率损失。()
在一定范围内,现金的持有成本与现金的持有量成正比。()
一个投资方案年收入300万元,不含财务费用的总成本为200万元,其中折旧75万元,所得税税率为40%,则该方案有运营期年税后现金流量净额为()。
处于成长中的公司通常采取高股利政策。()
下列有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符合平等尊重要求的是()。
MCS-51系列单片机扩展外部存储器时,有一个I/O口作为低8位地址和数据线的分时复用口,此:I/O口是()
以下对于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无论哪一类收益性物业的管理,基本包括以下()内容。
权属审核一般采用()。
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
关于明确胜任特征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审计按其范围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
Anyonebreakingtheruleswillbeaskedtoleave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