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人口迁移”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人口迁移”的部分内容。
阅读关于“人口迁移”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人口迁移”的部分内容。
admin
2021-07-22
53
问题
阅读关于“人口迁移”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人口迁移”的部分内容。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则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虽然人口迁移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但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有时却产生显著的影响。
人口迁移(Population Migration)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例如,人们离开自己原来的住所,到比较远的地方去定居。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所以,不能把人们任何形式的空间流动都看作是人口迁移。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种类型。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国内迁移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及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也相当复杂。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口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但由于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不协调的人地关系。从根本上导致了人口迁移。
要求:
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
选项
答案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每年我国春运的纪实录像。让学生们观察,并询问学生,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这种现象是人口移动,其产生的原因是外出务工、过年回家。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人口移动与人口迁移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解释。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顺势引出教学内容,达到快速进入课堂教学的目的。 新课讲授 教学活动:学生判断课本的活动1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分别展示图片,包括世界人口迁移路线图、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分布图、我国的农民工流动示意图。让学生区分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明确国内与国际迁移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让学生了解国内与国际人口迁移的区别,同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教师总结主要类型,进而引出下一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又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中相关资料,总结出有推力与拉力的双重作用因素。 教师展示美国的人口迁移案例与中国的人口迁移案例。 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一组讨论美国的人口迁移案例影响因素,一组讨论中国的人口迁移案例影响因素。 学生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代表进行发言,阐述两个国家人口迁移的特点以及影响人口迁移因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完善。 最后学生与老师一起总结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用引导性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知识,从而 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小组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发现的过程中来。体现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小结与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 作业:课下搜集本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相关资料,分析影响本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养成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课下搜集资料,提高学生信息搜集整理的能力,联系本地区情况,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S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创设教学情境,使知识融入情境当中,有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设置教学情境。
启发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化学教学方法的()。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成淡蓝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教和学的各项情况,从而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是教学评价的()。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标准: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了解防火防爆的措施;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材料二化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
随机试题
某机械零件技术要求为φ30±0.028mm,经随机抽样测得过程的样本均值X=30.01mm,样本的标准偏差为S=0.006mm。试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并判断过程能力状况和给出后续处理措施。
Thispartistotestyourpracticalwritingability.YouwanttogetyourMaster’5degreeinStanfordUniversity,andyouarer
A.青壮年男性B.青壮年女性C.老年男性D.老年女性雷诺综合征好发于
下列哪些临床分期的HL主要采用联合化疗+局部照射
肾实质性高血压80%以上由何所引起()
下列药物中不含升丹的是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近年来,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十分密集,除了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供应外,再加上央行加息,多个城市出现了房屋成交量下跌的态势,房价涨幅开始放缓。这表明()。
商场以120元/套的价格购进了N套某款服装,又以135元/套的价格购进了2N套,商场以定价售完1.5N套后,以定价的七折又销售了N套,最后以定价四折售完剩余所有服装,利润总计为330N元。问:最初定价是多少元?()
运行下面的程序时,会产生()。publicclassTest{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intx=0;i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