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下列对于建筑基坑的内支撑的平面布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对于建筑基坑的内支撑的平面布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min
2019-08-27
114
问题
下列对于建筑基坑的内支撑的平面布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相邻支撑的水平间距,当采用机械挖土时,不宜小于4m
B、水平支撑与挡土构件之间连接的混凝土腰梁和冠梁,其上支撑点的间距不宜大于4m
C、当在水平支撑端部两侧设置八字斜撑杆与腰梁、冠梁连接时,八字斜撑杆的长度不宜大于9m
D、当设置混凝土支撑立柱时,立柱与支撑端部及立柱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20in
答案
B,D
解析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9.11条,应选B、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6mS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1.3—8所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拟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材料,基础分二阶,底面尺寸2.4m×2.4m,柱截面尺寸为0.4m×0.4m。基础顶面作用竖向力700kN,力矩87.5kN.m,问柱边的冲切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某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设计选用CFG桩桩径500mm,按等边三角形布桩,面积置换率为6.25%,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300kPa,试问,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下列哪项?
某多层地下建筑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柱下设三桩等边承台,钻孔灌注桩直径为800mm,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14.3N/mm2),γ=25kN/m3,工程场地的地下水设防水位为一1.0m,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土的参数、承台尺寸,如图6
某高层建筑的平板式筏形基础,如图5.9.6所示,柱为底层内柱,其截面尺寸为600mm×1650mm,柱采用C60级混凝土;筏板采用C30级混凝土(ft=1.43N/mm2),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地基净反力为220kPa。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柱子轴压
某建筑砂土边坡工程,如图8.3.2所示,坡率为1:1.5,坡高为H=6m,砂土的内摩擦角为φ=32°,砂土重度γ=18kN/m3。在图8.3.2中,经计算知,第一块传递到第二块上的推力P1=600kN,第二块自重G2=1200kN,α1=36°,α2=14
某建筑基坑地层情况如图9.5.3所示,场地第②层中的承压水头在地面下3.0m,基坑开挖深度10m,拟采用设计单井出水量为20m3/h的非完整井沿基坑周边均匀布置,降水影响半径为100m,将承压水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下1.0m。过滤器进水部分的长度l=4m。基坑
某建筑基坑降水采用潜水完整井,潜水含水层厚度为20m,含水层渗透系数k=4m,/d,平均单井出水量q=600m3/d,井群的影响半径R=130m,井群布置如图9.5.1所示。试问:该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s(mm)最接近下列()项?
某小型泥石流流沟,泥石流中固体物质占70%,固体物质密度2.86×103kg/m3,泥石流补给区中固体物质的含水量为20%。洪水设计流量为200m3/s。试问:按西北地区泥石流的配方法估算泥石流流量(m3/s)最接近下列()项。
关于既有建筑地基及基础加固设计施工的叙述中,()是正确的。
岩体结构中结构面类型按地质成因可分为()。
随机试题
董事会承担有效风险管理的()责任,管理层承担()责任,公司所有员工是自己岗位风险管理的()责任人。
A.清热润燥,养肺牛津B.清热解毒,利尿通淋C.滋阴补肾,理气通络D.滋阴润肺,止咳化痰肺阴亏耗之咳嗽,其治法为()
天疱疮的治疗特点是
下列各项中,( )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与同业人员接触时,以下行为恰当的是()。
小王是一位矫正社会工作者,他的服务对象小马是一名盗窃犯。小马的妻子因他是盗窃犯而要和他离婚,弄得小马心灰意冷。小王便帮助小马进行家庭关系调适,化解家庭危机。小王的做法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主要功能是()。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当应作出( )。
求下列极限
Theyhaveconsideredtheirhighstandardoflivinga(n)______forpracticingtheirbasicbeliefs.
PartⅡReadingComprehension(SkimmingandScanning)Directions:Inthispart,youwillhave15minutestogooverthepassageq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