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珍珠主要产在珍珠蚌体内,是由珍珠蚌内分泌作用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珍珠的养殖受当地气候、水温和日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是世界淡水珍珠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珍珠养殖多采用网箱吊养方式,以家禽粪便作为肥料。近年来,各地开始限制珍珠养殖。结合材料,完成15~17
珍珠主要产在珍珠蚌体内,是由珍珠蚌内分泌作用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珍珠的养殖受当地气候、水温和日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是世界淡水珍珠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珍珠养殖多采用网箱吊养方式,以家禽粪便作为肥料。近年来,各地开始限制珍珠养殖。结合材料,完成15~17
admin
2019-06-17
79
问题
珍珠主要产在珍珠蚌体内,是由珍珠蚌内分泌作用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珍珠的养殖受当地气候、水温和日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是世界淡水珍珠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珍珠养殖多采用网箱吊养方式,以家禽粪便作为肥料。近年来,各地开始限制珍珠养殖。结合材料,完成15~17题。
关于淡水珍珠养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冬季气温低,吊养位置应该升高
B、夏季气温高,吊养位置应该降低
C、pH值越低越利于珍珠形成
D、面积大的水域难以溶氧不宜养珍珠
答案
B
解析
冬季底部水温较高,为使得珍珠蚌安全越冬,应该降低吊养位置。夏季气温高,吊养位置应该降低,以防珍珠蚌受到高温的不利影响。pH低说明水体酸性强,不利于碳酸钙形成。面积大的水域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利于溶解氧气。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63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装置中,描述正确的是()。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以“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例,说明怎样设置单元教学目
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三种学习目标,以下哪个目标不属于三种学习目标?()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65%反应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级数为()。
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建议】(1)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一l=lgc(D+)。下列关于pD叙述正确的是A.中性溶液的pD=7.0B.1L含0.01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将标准状况下336LHCl气体溶解在1L水中,得到密度为1.17g/cm3的盐酸,求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其中有42.6%的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解题过程】n(HCl)=
材料: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源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提供支架和支持以帮助学生主动发展,这些支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案例:某老师讲完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后,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并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我们喝了一口该盐水后,由于分子(或离子)运动的不规则性,会不会造成我们喝的那一口盐水中钠离子数量少于(或多于)氯离子数量
随机试题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是()
下列满足罗尔定理条件的是()
不属于关节退行性变X线表现的是
全口义齿的前牙要排列成浅覆,浅覆盖,其主要原因是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在优秀班主任报告会上,古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个新生小蕾刚刚转来,不喜欢说话,下课后也不和其他的同学一起去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一般。于是,在课间活动中,古老师领着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们一起玩“老
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
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教育家()主持的。
对下列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为()。
下列关于函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