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1997年5月,甲公司凭借一份虚假验资报告在某省工商局办理了增资的变更登记,此后连续四年通过了工商局的年检。2001年7月,工商局以办理变更登记时提供虚假验资报告为由对甲公司作出罚款1万元,责令提交真实验资报告的行政处罚决定。2002年4月,工商局又作出撤
1997年5月,甲公司凭借一份虚假验资报告在某省工商局办理了增资的变更登记,此后连续四年通过了工商局的年检。2001年7月,工商局以办理变更登记时提供虚假验资报告为由对甲公司作出罚款1万元,责令提交真实验资报告的行政处罚决定。2002年4月,工商局又作出撤
admin
2009-01-15
58
问题
1997年5月,甲公司凭借一份虚假验资报告在某省工商局办理了增资的变更登记,此后连续四年通过了工商局的年检。2001年7月,工商局以办理变更登记时提供虚假验资报告为由对甲公司作出罚款1万元,责令提交真实验资报告的行政处罚决定。2002年4月,工商局又作出撤销公司变更登记,恢复到变更前状态的决定。2004年6月,工商局又就同一问题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关于工商局的行为,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选项
A、对于甲公司拒绝纠正自己违法行为的情形,工商局可以违法行为处于持续状态为由作出处罚
B、2002年4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违反了一事不再罚原则
C、2004年6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是对前两次处罚决定的补充和修改,属于合法的行政行为
D、2001年7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违反了行政处罚法关于时效的规定
答案
8
解析
本题涉及到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一事不再罚的原则。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工商局在2001年7月发现该违法行为已经过了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追究时效。本题中工商局作出的撤销甲公司的变更登记、恢复变更前状态的决定本身不是行政处罚,没有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而工商局就同一问题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违反了追究时效的规定。甲公司连续四年通过了年检,说明其违法行为并没有持续,工商局不能以此为由进行处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0QX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种人员不能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
甲在某报发表纪实报道,对明星乙和丙的关系作了富有想象力的描述。乙和丙以甲及报社共同侵害了他们的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甲及报社赔偿精神损失并公开赔礼道歉。一审判决甲向乙和丙赔偿1万元,报社赔偿3万元,并责令甲及报社在该报上书面道歉。报社提起上诉,请求二审法
某食品公司为帮助某地农民抗洪救灾,允诺捐款100万元及价值300万元的食品,但此后,公司认为此事对公司起的宣传效果不大,遂决定撤销该笔赠与,则()。
下列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关于检察院抗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专利法》规定,下列情形可以实施普通强制许可的是()。
甲因故需要出国,将其所拥有的一辆兰博基尼交给好友乙保管,并答应乙可以在甲回国之前使用该车,以使该车保持良好性能,同时为方便办理车辆年检及保险等手续,两人还办理了车辆过户手续。甲出国后,乙因自己公司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便将兰博基尼按市价卖给不知情的丙,丙支付全
甲出海打鱼,因遇台风下落不明,从台风发生之日起下落不明达(),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且具有规定情形,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应当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下列哪些情形适用该规定?
张某、方某共同出资,分别设立甲公司和丙公司。2013年3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开发某房地产项目的《合作协议一》,约定如下:“甲公司将丙公司10%的股权转让给乙公司,乙公司在协议签订之日起三日内向甲公司支付首付款4000万元,尾款1000万元在次年3月
随机试题
设f(x)在区间(0,+∞)内绝对可积,则∫0+∞f(x)sinnxdx=0.
TheU.S.dollarwassupposedtobeattheendofitsrope.Kickingthebucket.Well,maybenot.Thedollarcontinuesto【C1】_____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特点
某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原批准投资估算为8000万元,在对其进行综合概算和总概算的审查时,发现概算总投资为9300万元,则合适的处理方式为()。
用友系统中,( )可以指定某账套的账套主管。
会计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与自身修养,不可能将会计职业道德转化为会计人()
在税务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不按照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为了验证“人们会从与自己相似的人那里获得行动线索”的假设,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区,有超过100名的行人看到并拾起路上一个写着地址却没有贴邮票的信封。信封里有一个遗失的钱包和一封写给钱包主人的信。钱包里有两美元现金,一张签给E.M.H公司(
______ofuswouldacceptyourfoolishidea.
Myclassmateaskedm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