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9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 任务: 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9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 任务: 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admin
2021-04-06
42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9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
任务:
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选项
答案
针对图12.2-3,请学生观察,看两种方法提升钩码时有哪些不同?在比较轴是否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 思考:我们知道力有三要素,就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能否改变力的大小?下面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①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②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 ③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总结: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①使用动滑轮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吗? ②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 ③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总结: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zg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教学片段)师: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然而在自然界中,蛋白质的种类多达1010~1012种。可我们知道能够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却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两种重要的细胞器,在光合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部分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叶绿体中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直接被氧化分解②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③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可进入线
材料:教师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一节内容教学时,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所以学生能很容易地根据叶片颜色的变化而得出结论。在这里有的学生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究性试验强调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共同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包括10个一级主题,其中不包括()。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某中学生物教师对“血液循环”的教材分析如下:血管是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心脏观察的分组实验的指导与组织,心脏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心
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剪取不同长度的某植物根尖进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某同学观察并统计的数据如下表。在所观察的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4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HIV的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Hedoesn’tworkbuthegetsagood______fromhisinvestments.
与2%普鲁卡因比较,以下哪项不是2%利多卡因的特点A.毒性较大,但可作用于表面麻醉B.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展性C.维持时间较长D.麻醉作用强,起效快E.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患者,女性,21岁,双下肢软弱无力,逐渐加重4年余,神疲肢倦,肌肉萎缩,少气懒言,纳呆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则为
下列属于人身权的有()。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成长性和稳定性是影响其市盈率的重要因素。()
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________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________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连续抽样检验方案由参数()组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在窗体中添加了一个文本框和一个命令按钮(名称分别为Textl和CommandI),并编写了相应的事件过程。运行此窗体后,在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字符,则命令按钮上的标题变为“Access模拟”。以下能实现上述操作的事件过程是()。
NewDiscoveriesofPublicTransportA)AnewstudyconductedfortheWorldBankbyMurdochUniversity’sInstituteforSciencea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