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admin
2019-03-05
69
问题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请回答:
携带凶器盗窃的是否一律构成盗窃罪?携带凶器盗窃与携带凶器进行抢夺之后果有何不同?
选项
答案
携带凶器盗窃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盗窃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盗窃的行为。携带凶器盗窃的,其是否构成盗窃罪要看具体情形:如果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盗窃,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不能认定携带凶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携带凶器”是指行为人携带凶器进行盗窃而未使用的情况,如果行为人在携带凶器时,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凶器施暴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则转化为抢劫罪。同时注意与携带凶器进行抢夺之不同后果的对比,携带凶器抢夺的,不管行为人是否实际使用或以凶器相威胁,均以抢劫罪论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zct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行为中,可引起放弃继承权的后果的是()
甲乙共谋盗窃汽车,由甲提供万能钥匙给乙,后甲担心进监狱就提出退出,乙自己偷偷配了一把万能钥匙后,将万能钥匙还给了甲,乙使用万能钥匙盗窃了100多台汽车。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犯罪未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简述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下列情形成立敲诈勒索罪既遂的是(不考虑数额)()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甲公司在乙公司订购了1000公斤小黄鱼,双方约定在丙冷库交货,并共同委托丙冷库负责验货。现三方就从乙公司运输至丙冷库的运输费用发生争执,无法达成协议,根据合同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也无法确定,则应由()
甲公司、乙公司和张某签订了最高额抵押协议,张某将其房屋抵押给乙公司,担保甲公司在一周前所欠乙公司的货款50万元,最高债权额为400万元,并办理了最高额抵押登记。随后,甲公司又向乙公司进货400万元,甲公司未还款。之后乙公司将其中100万元债权转让给了丙公司
某银行客户经理甲长期在希尔顿酒店签单招待客户,餐费由银行按月结清。后甲因故辞职,月底结账时,账单显示甲当月消费1万元,该银行规定甲每月只有5000元的消费额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某渔村拆迁建码头之际,渔政部门工作人员郭某,为渔民多报鱼苗数,使其从码头开发建设公司处多领取补偿款100万元,自己分得30万元。关于郭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讲解“闻水声,如鸣骊环,心乐之”中“乐”的用法,教师使用其他同样包含该用法的语句进行比较。下列适合的是()。
简要回答构成有效接受必须具备的条件。
哮喘发作时,对缓解支气管痉挛作用最快的是
易发生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白血病是()。
郁证总的治法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的有()。
欧洲谚语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
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演示文稿”命令,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再打开相应的命令,完成下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注意:下面出现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演示文稿yswg.pptx,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对此文稿的修饰并保存。
Manypeoplewatchedtheboys______themountainatthattime.
AuniquelaboratoryattheUniversityofChicagoisbusyonlyatnight.Itisadreamlaboratorywhereresearchersareatwork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