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自考
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admin
2016-01-25
57
问题
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选项
答案
(1)基督教的东传: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仁最为著名,据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明末清初在中国的西方教士多达六十余人。明末信徒有数千人,到清康熙年间,信教者已多达十几万人。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人中国。那时的传教士不像晚清时期某些传教士那样凶恶,他们努力适应中国的风土人情,他们学习汉语,改穿中国文士服装,承认人们崇拜孔子等,都贴近了他们与中国人的距离。因此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徐光启、李之藻等的科学精神及其著作,都与受西方文化影响关系至大。明朝政府对西方教士的传教活动基本上是宽容的,南明政权曾寻求过罗马教廷的援助;清政府起初对教士也颇为尊崇,甚至封以官职。但是罗马教廷不懂得尊重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国的实际也不了解,严禁中国教徒行祖先崇拜之礼。当时为康熙朝,康熙皇帝曾向教皇的使者详细说明中国祖先崇拜的意趣,但教皇使者不予理睬,勒令不遵守教皇命令的信徒退教。被激怒的皇帝下令逮捕了他,遣送澳门交葡萄牙人看管。后来教皇发布同样的教书,清政府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下令教士非经内务府许可者概令退至澳门,各地天主教堂概行禁止。中西之间宗教文化交流因教廷的蛮横与对中国的无知而受到严重影响。 (2)中国文化的西传: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在18世纪,西方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有大量介绍中国的书籍。当时与教士们保持密切联系的哲学家莱布尼兹、学者弗雷烈、政治家贝尔坦等,从教士们那里了解到中国。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于1705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较早时期,中国的天花接种术经土耳其传到欧洲,18世纪在那里家喻户晓,它的降低病毒源毒力的治疗原则,启发了英国人种痘术的发明。中国的科举制经过反复介绍传到西方,促成了西方由考试选拔官员的做法。对西方的影响,不仅限于科技,还包括观念层面的内容。清朝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启发了法国的重农学派。中国的审美观念也伴随着白色陶瓷、家具、花园建筑术的传人,对西方施以相当影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打破了西方正统的神学唯心论,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切近的世界观;而莱布尼兹的哲学理论,是受到宋明儒学中“理一分殊”命题启迪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zJux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国文化概论题库文史类分类
0
中国文化概论
文史类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属于创造社成员的是()
以下属于鲁迅农民题材小说的是()
中国诗歌会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是中国当代文学第一部较为成功的()
1945年10月台湾光复,许多大陆作家来到台湾,对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作家不包括()
30年代,在台湾文坛发生了一场大的论争,由此增强了影响力的是()
简述近代英国《北极星报》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近代历史上正式提出出版自由的主张并加以深刻论述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文化语言学
“汉语共同语”在明清时期被称为()
随机试题
健康水平指标是体现营养结局的两组指标之一,包括()
肝性脑病的脑性毒物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甲、乙、丙三个单位拟组成联合体参加某泵站土建标投标,并授权甲单位作为该联合体的牵头人,并以牵头人的名义向招标代理机构提交投标保证金,那么该投标保证金对()有约束力。
下面()既能测量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实度,又能测量其含水量。
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费一般按( )计价。
目前微机上使用的针式打印机以24针为主,这种打印机的分辨率为dpi(点/in)______。
老年人个体的感官过程的变化,被称为()。
简述学校管理的基本过程。
毋庸置疑,过去数十年来,户籍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城市秩序、保障城市供给、控制城市规模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短期内不可能彻底废除,但这并非意味着没有努力的空间。在一些中小城市,这样的努力探索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
运算符重载时不需要保持的性质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