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贪污案经人民法院审理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过重,在上诉期内提起上诉。后被告人又撤回上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贪污案经人民法院审理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过重,在上诉期内提起上诉。后被告人又撤回上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14-10-15
49
问题
某贪污案经人民法院审理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过重,在上诉期内提起上诉。后被告人又撤回上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如果被告人在上诉期满之前撤回上诉,则第一审的判决立即生效
B、如果被告人在上诉期满之后撤回上诉,则第一审的判决立即生效
C、如果被告人在上诉期满之后申请撤回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则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应当在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书送达原上诉人之日起生效
D、如果被告人在上诉期满之前撤回上诉,则第一审的判决应当在上诉期满之日起生效
答案
C,D
解析
《刑诉解释》第308条规定:“在上诉、抗诉期满前撤回上诉、抗诉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在上诉、抗诉期满之日起生效。在上诉、抗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应当自第二审裁定书送达上诉人或者抗诉机关之日起生效。”故C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zFV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胡女士喜欢编造并传播小道消息,她曾经捏造事实,同时诽谤甲、乙、丙、丁四人。此后,甲独自向人民法院起诉。关于本案,人民法院下列哪些处理方式是错误的?
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在我国,哪些国家机关能够制定地方性法规?()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甲在对A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报告进行审计过程中,接受A上市公司的贿赂出具了虚假的审计报告,经人民法院判决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列对该债务责任的承担表述正确的是:
马桂诉李雄侵权赔偿一案,李雄败诉。但判决生效后,李雄未如期履行判决。马桂依法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受理案件后,查明李雄因病在家,已3个月没有收入,家中也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马桂表示不撤回执行申请,但可以等一段时间再执行。在此情况下,法院应如何处理马桂的执行申
甲持有以乙为付款人的一张汇票,丙作为乙的保证人在票据上签章,但签章的同时注明只有在乙的财产经判决执行不足以清偿票据债务时才承担补充责任,根据我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丙的这一保证效力如何?
2006年5月,某市公安局以涉嫌诈骗为由对宋某进行刑事立案侦查。公安局将宋某带至局内留置盘问24小时,搜查了宋某的住处,扣押了搜出的现金20万元,冻结了搜出的15万元银行存款,并对宋某实行监视居住。2007年1月,公安局以宋某刊登虚假广告、骗取学生学费为由
某日,某市(属于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出租车司机王某收了乘客李某相当于应付车费两倍的车费,李某第二天向该市交通管理局举报。交通管理局发现在出租车客运管理方面并无相应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于是依据《某市出租车客运管理办法》对李某给予责令停业整顿20天
温某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因重大立功被减为20年有期徒刑。服刑10年后假释应由服刑地()裁定。
随机试题
主要目的在于传递情报的沟通为()。
胆郁痰扰证可见下列哪些症状
药品临床试验机构未实施GCP逾期不改,责令停业整顿并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处分并
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属于()。
支撑摆动前摆挺身下,当向前摆动到接近()时,两手推杠,使身体向杠外平移。
最早记录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著作是()。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信息咨询中心与北京信索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2005~2006年中国大陆IT市场与行业需求系列研究报告》已于近日完成,日前联合推出了《2005~2006年中国大陆电信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需求趋势报告》。报告显示未来三年电信行业信息化I
A、 B、 C、 D、 D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外模式/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因此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
There’sagreat【C1】______ofFriendswhereChandlerandRossgotoa【C2】______,basicallygetoverchargedand【C3】______to"
Comparisonsweredrawnbetweenthedevelopmentoftelevisioninthe20thcenturyandthediffusionofprintinginthe15thand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