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沿海大桥是一座跨径为28.5m+3×40.5m+28.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粱桥,分上下两幅,每幅单箱顶宽14.50m,底板宽7m,梁高由支点的2.75m渐变到跨中的1.80m。根据桥位处的地质情况和大桥本身的特点,采用逐段现浇,每
【背景资料】 某沿海大桥是一座跨径为28.5m+3×40.5m+28.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粱桥,分上下两幅,每幅单箱顶宽14.50m,底板宽7m,梁高由支点的2.75m渐变到跨中的1.80m。根据桥位处的地质情况和大桥本身的特点,采用逐段现浇,每
admin
2015-09-24
76
问题
【背景资料】
某沿海大桥是一座跨径为28.5m+3×40.5m+28.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粱桥,分上下两幅,每幅单箱顶宽14.50m,底板宽7m,梁高由支点的2.75m渐变到跨中的1.80m。根据桥位处的地质情况和大桥本身的特点,采用逐段现浇,每段有一超过墩身8.5m的长度,末端浇筑长度为20m。
支架纵梁采用六四军用梁,为减小纵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的过大变形,在每个边跨设一排临时支墩,3个主跨各设置两排支墩,支墩均为摩擦桩,卸落设备采用砂箱。在安装模板时,全面计算并设置了预拱度值。为减小支架变形,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缘板。为防止桥墩与支架发生沉降差而导致墩顶处梁体混凝土开裂,采用自两边墩台向跨中分段浇筑的方法。因管道较多、钢筋密,决定采用大直径振捣器直接运送混凝土并振捣,以确保有预应力管道下的混凝土密实。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按要求和规定压浆。
【问题】
如何对管道进行压浆?
选项
答案
(1)张拉完成后要尽快进行孔道压浆和封锚,压浆所用灰浆的强度、稠度、水灰比、泌水率、膨胀剂挤量按施工技术规范及试验标准中的要求控制;(2)压浆使用活塞式压浆泵缓慢均匀进行,压浆的最大压力一般为0.6~0.7MPa,每个孔道压浆到最大压力后,应有一定的稳定时间;(3)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z7t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照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锚固。
基坑开挖一段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支撑和浇筑结构内衬的施工方法称为()。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附近。
关于地铁车站结构防水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关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的规定,错误的是()。
某地铁区间隧道,位于含水量大的粉质细砂层,地面沉降控制严格,且不具备降水条件,宜采用()施工。
关于普通混凝土路面胀缝施工技术要求,错误的是()。
随机试题
臀肌挛缩症的分型包括
Successfulinnovationshavedrivenmanyoldertechnologiestoextinctionandhaveresultedinhigherproductivity,greaterconsu
错颌畸形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电动机的变频启动中变频器的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绕组供电的()来达到调速的目的的。
虚假安全:指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大脑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问题;而在接近成功状态下精神越来越放松,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下列属于虚假安全的是()。
德育就是要用“爱”的浪花推动青少年前进的风帆,用“善”的乳汁润滑青少年生命前进的车轮,用“美”的春雨沐浴青少年飞翔的双翼,用“真”的阳光照耀青少年生命成长的大道。美好的使命自然使德育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我们要让青少年明白生命是美丽的,是神圣的,是伟大的,应
Hairlosscanbedesteuctiveforthemillionsofmenandwomenwhoexperienceit.Nowscientistsarereportingthatasubstancef
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_______,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______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
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rosebyanyothernamemaysmellassweet,butifit’snotredoryellow,itdoesn’tsell.AccordingtoJamesCrowe,chiefex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