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简述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admin
2019-08-15
83
问题
简述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选项
答案
1905—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政治思想领域内的论战达到了高潮。这次论战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罕见的。此次论战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方法、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围绕“三民主义”进行的,即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政治革命的目标应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以及封建土地制度是否应当改革。 (1)要不要“反满”以及用暴力推翻清王朝,是这次整个论战的焦点。为了论证“反满”和暴力革命的必要,革命派抓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传统观念,这些宣传显然具有浓厚的封建种族主义色彩,颇有煽动性。不过,革命派随即指出“反满”并非要杀尽满族人。而只是反对满清王朝。在不推翻反动、卖国的满清王朝,中国就不能前进的历史关头,革命派把“反满”和暴力革命紧紧结合起来,引导时代潮流。改良派认为满族早就是中国臣民,清朝取代明朝,只是政权的更迭,不是亡国;满族入关后即已和汉族同化,“反满”和政治变革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反对变革的不尽是满族人,所以,应当以政治变革为目标,而不应以“反满”为目标;暴力革命是杀人盈野的残酷行动,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只能改良、立宪。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君主立宪还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是义一重点。改良派一贯主张,政治改革只能循序渐进,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是必经的阶段,他们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民智未开,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只能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3)要不要社会革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这一争论没有完全展开。改良派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社会革命只会导致中国的大动乱。梁启超指责革命派主张“土地国有”是以国为盗,“夺富人之所有以均诸平民”,借以博得下层群众同情。革命派认为,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权失衡现象,土地属于自然资源,理应由全民所共享;少数地主阶级垄断土地,不仅陷亿万贫民于苦难深渊,而且是工商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必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或“土地国有”,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解析
此题考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答案中应当从三个主要方面来简述此次论战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z5D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门阀】中山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南开大学2014年中国历史真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
“元和中兴”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日本欲打通交通线而发动的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是()。
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大力提倡进行社会调查。为此,1930年5月他专门写了《调查工作》一文,该文提出()。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反对本本主义”③“调查就是解决问题”④“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⑤“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领袖共聚一堂商讨大计,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大约在13世纪,天主教会正式规定的正式礼仪是()。
利玛窦
靖难之役
随机试题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首选药是()
香豆素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可用
关于土地价格的主要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某轧钢厂基本负荷1000kV.A,最繁重轧制周期最大负荷4000kV.A,负荷曲线如下图所示。轧钢厂电源引自开发区变电站35kV母线(公共连接点)。公共连接点供电总容量SMV=40000kV.A,轧钢厂协议供电容量Si=4000kV.A。公共连接点正常
厂外配套工程的确定往往与()选择密切相关。
四川冰川、湖群最集中的地区位于()。
《齐鲁晚报》2009年7月15日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的玉米患“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关于“粗缩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TaleofTwoCities
假定有以下程序段n=0ForI=1to4Forj=3to一1step一1n=n+1nextjnexti运行完毕后n的值是()。
IwasintroducedtotheconceptofliteracyanimatorinOladumiArigbede’s(1994)articleonhighilliteracyratesamongwomen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