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案例: 某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如下。 题目: 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闭合S后,R1和R2的电功率之比为多少? 解: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得:
案例: 某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如下。 题目: 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闭合S后,R1和R2的电功率之比为多少? 解: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得:
admin
2021-04-06
23
问题
案例:
某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如下。
题目:
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闭合S后,R
1
和R
2
的电功率之比为多少?
解: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得:
R
1
消耗的电功率P
1
=UI
1
;
R
2
消耗的电功率P
2
=UI
2
;
则功率之比:P
1
/P
2
=I
1
/I
2
=1/5
答:R
1
和R
2
的电功率之比为1:5。
问题:
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选项
答案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题目中出现的“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指的是哪两次电流之比? 生:开关闭合前的电流和开关闭合后的电流之比。 师:本题要求解的“R
1
和R
2
的电功率之比”是什么情况下的比值呢? 生:是开关闭合后的比值。 师:这两个电功率应该怎么算呢? 生:可以通过P=UI=U
2
/R=I
2
R计算。 师:在这里应该选用哪个呢? 生:这个电路中,两个支路的电压相等,求两功率比值应用P
1
/P
2
=U
1
2
/R
1
:U
2
2
/R
2
=R
2
/R
1
来计算。 师:没错。开关闭合后,两个电阻组成了一个并联电路,R
1
和R
2
两端的电压都为U。只要算出R
1
和R
2
的比值,就能成功求出功率之比。那么,如何求得R
1
和R
2
的比值呢? 生:我们可以利用开关闭合前后“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计算出R
1
和R
2
的比值。 师:非常好。在处理这类习题时,同学们要认真辨别题干中的已知条件,正确选用公式,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yu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2表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中的三种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目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2是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e、d各代表四种不同的激素。问题:图中信息表明,体温和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都是________。
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相关的实验,图3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4所示,图5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实验结论、该实验探究的过程及使用的方法与实验带给学生的“珍爱生命”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同时又要突出该实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6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
在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学生通过搜集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的实例资料,并交流展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体现了生物教学应注重()。
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研究小组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经黑暗和光照处理,测量容器内O2量的变化,结果如图5所示。问题:黑暗处理过程中,叶肉细胞可吸收容器中的O2,在__________(填部位)上与_________(填物质)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
随机试题
重力式除锈机主要由()、刷架机构、空心轴、轴承及电动机组成。
电影艺术:《城南旧事》
浸出制剂的特点是
相对恒牙而言,乳牙髓腔的特点是()
职业资格制度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
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影响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因素是()。
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描述的是我国的()。
A、 B、 C、 D、 B第一组图形中左边的三角形位置不变,右边的三角形依次向下移动得到后面的图形;第二组图形中左边的三角形位置不变.右边的三角形依次向左移动得到后面的图形,由此选择B。
旅游线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