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上,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上,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dmin
2017-05-08
44
问题
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上,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
B
解析
主观罪过中间接故意的区分和辨别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历年考试均有涉及。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一般有三种情形:(1)行为人追求某种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故选B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yYR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系车主乙雇佣的中巴司机,一日满载乘客在路途中将横穿马路的孙某撞翻。乙为逃避责任,乘客为赶路,纷纷要求甲离开现场。甲也因内心惧怕而将车开走。孙某终因抢救不及时死亡。依现行法律解释,甲、乙、乘客的责任应认定为
下列情况下构成受害人同意的抗辩事由,从而免除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是()。
甲与乙订立买卖合同,约定甲于10月10日交货,乙在收货后10天内付款。交货期届满时,甲发现乙有转移资金以逃避债务的行为。对此,甲可依法行使()。(2010年单选43)
《刑法》第110条规定:“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试分析该法条的法律规定。
甲在香港购买一批香烟,隐藏于免税货物中从海关入境。该批香烟偷逃关税8万元。甲的行为构成()。(2011年单选10)
甲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甲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并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1部(价值7600元)、现金6000余元。则甲14岁生日那天的行为
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论处的是
在刑法理论上,将引用刑法分则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基本犯罪特征的罪状表达方式称作()。
2007年5月10日,甲用自己的一台汽车作抵押,向朋友乙借款7万元,并进行了抵押登记。6月1日,甲又将该汽车抵押给银行,从银行借款8万元,也进行了抵押登记。现两笔债务均过履行期,甲均未清偿。乙和银行对甲的汽车都主张优先受偿权。经拍卖,该汽车卖得13万元。根
“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对于犯罪人的处罚,既适用犯罪预备的规定,也适用犯罪中止的规定。
随机试题
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显示了正是纯属微观的金融行为具体地导出了宏观经济的结果,体现着金融的微观方面向金融的宏观方面过渡。()
产品的整体概念
投资人或其代表从投资者的利益和项目目标出发,对项目从策划到投入运营全过程中重大方案、重大事项和重要举措的决断管理是()
一般是将不同方案的各种条件用扼要的数据、文字说明制成表格,以便于比较,通常考虑的比较内容有()。①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等条件②占地、动迁的情况③城市总体布局④城市中心的选择⑤生产协作⑥交通运输⑦环境保护⑧居住用地组织⑨防洪、防震、
在下列施工区域,应该按照冬期施工要求进行路基施工的是()。
Peopleinmodernsocietyliveunderalotofpressure,fromeducation,career,orfamily.Soitisimportantforthemtokeepa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取代传统产业。
2016年,我国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总量4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52.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397亿元,增长45.7%;电信业务总量35948亿元,增长54.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6.2亿件,包裹业务0.3亿件,快递业务量312.8亿件;
“存在即被感知”这句话是准提出来的?()
法产生的共同规律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