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熊某因出差借款。财务部门按规定给熊某开具了一张载明金额1万元的现金支票。熊某持支票到银行取款,银行实习生马某向熊某提出了下列问题:你真的是熊某吗?为什么要借1万元?熊某拒绝回答,马某遂拒绝付款。根据票据法原理,关于马某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
熊某因出差借款。财务部门按规定给熊某开具了一张载明金额1万元的现金支票。熊某持支票到银行取款,银行实习生马某向熊某提出了下列问题:你真的是熊某吗?为什么要借1万元?熊某拒绝回答,马某遂拒绝付款。根据票据法原理,关于马某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
admin
2015-06-17
69
问题
熊某因出差借款。财务部门按规定给熊某开具了一张载明金额1万元的现金支票。熊某持支票到银行取款,银行实习生马某向熊某提出了下列问题:你真的是熊某吗?为什么要借1万元?熊某拒绝回答,马某遂拒绝付款。根据票据法原理,关于马某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试卷三第71题)
选项
A、侵犯熊某人格尊严
B、违反票据无因性原理
C、侵犯持票人权利
D、违反现金支票见票即付规则
答案
B,C,D
解析
本题中马某询问熊某票据发生的原因,熊某拒绝回答时,马某拒绝付款。马某的行为违反了票据无因性原理,同时依据《票据法》第4条第4款规定,本法所称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马某还侵犯了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B、C项正确。
依据《票据法》第81条规定:“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马某的行为违反了现金支票见票即付规则,D项正确。马某并未侵犯熊某人格尊严,A项错误,不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yVQ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向乙借款5万元,规定一年后归还,现甲的业务开发不需要这么多钱,自己提出提前还款,则:()
某市政府所属有关部门的下列哪一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灰太狼、喜羊羊二人于2000年结婚。婚后,灰太狼与他人共同经营合伙企业,喜羊羊在家照料家务,同时帮灰太狼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2009年2月因感情不和,喜羊羊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对于在合伙企业中的份额,灰太狼同意将一部分转让给喜羊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金某是甲公司的小股东并担任公司董事,因其股权份额仅占10%,在5人的董事会中也仅占1席,其意见和建议常被股东会和董事会否决。金某为此十分郁闷,遂向律师请教维权事宜。在金某讲述的下列事项中,金某可以就哪些事项以股东身份对公司提起诉讼?()
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同纠纷一案,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支付拖欠的货款10万元。在诉讼过程中的下列哪些做法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下面的选项中,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有:()
A、不当得利B、所有权的转移C、买卖合同的履行D、善意取得B,C代售店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拍卖已归国家所有的项链,其为合法行为,冯某某依法竞买,取得项链,是为双方订立的买卖合同履行的后果。故本题选项为B、C。
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无力清偿,且怠于行使对丙的15万元债权,甲遂对丙提起代位权诉讼,法院依法追加乙为第三人。一审判决甲胜诉,丙应向甲给付10万元。乙、丙均提起上诉,乙请求法院判令丙向其支付剩余5万元债务,丙请求法院判令甲对乙的债权不成立。关于二审
原告张三与市有线电视台之间于2009年确立了有线电视收视服务合同关系,一直按时交费。20l0年6月,电视台在播放电视连续剧时,大量插播广告,甚至平均一集50分钟左右的电视剧中插播了约二十七八分钟的广告,其中还包括一条治疗性病的广告。据此,张三向该市某区人民
当事人李某在二审判决生效后又向上一级法院提出申请再审,原因是一审法院负责本案的书记员是对方当事人的老同学,完全有可能存在偏向,却没有回避。再审法院的立案庭对此问题进行了审查,对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龙胆泻肝汤可用于何种出血病证
男,30岁。餐后突发右上腹及剑突下痛,放射到右肩及后背部,二小时后疼痛剧烈,伴恶心,并吐出所进食物,仍不缓解,急诊就医。数年“胃病”史及胆石症历史,间有胆绞痛发作。查体:痛苦病容,体温37.2℃,呼吸28次/分,浅快,律齐。全腹胀,上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
建设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科目编码必须按财政部的统一编码方案进行编制。
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_______________。
生产要素中的土地泛指土地上的一切自然资源。()
Whatarethetwospeakersdiscussing?
Expertsaredebatingwhetherthesehappeningswerereallyharbingersofanimminentdisaster,orsimplyenigmatictalesfromth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