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阅读下列有关历史观的一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
阅读下列有关历史观的一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
admin
2015-05-25
87
问题
阅读下列有关历史观的一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摘自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材料2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3
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某一历史运动,只有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是根深蒂固的。心不是宗教的形式,因而宗教也不应当存在于心中;心是宗教的本质。
——摘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1)材料1、材料2的基本观点。
(2)怎样理解材料3中“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这句话?这句话的观点与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区别?
选项
答案
(1)材料1、2表明,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每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必然有它的物质基础,灭亡也必定有它的客观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2)材料3认为宗教的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的变迁,是唯心史观。材料3与材料1、2的区别在于对于决定社会形态和历史变迁的根本力量的不同回答,材料3认为是宗教,材料1和2都认为是物质生产力,这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xPz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这两种观点
延安整风运动反对的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争取中间势力需要的条件有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国如果不稳定就是个国际问题,后果难以想象。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摘自邓小平:《振兴中华
在下列各组命题中,哪组命题体现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选做题Ⅰ:阅读材料:材料1在去年美国攻打伊拉克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分歧以来,法国积极拉拢北京,有更深一层的战略意义。事实上,中、法关系一开始就建
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是
下列名言中,与“尽信书,不如无书”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随机试题
明代在立国之初,加强中央政府对全国土地、人口直接控制的工作不包括()
患者,身热,微恶风寒,头昏,少汗,口渴。因干,心烦,干咳少痰,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宜
十二正经中,足太阴经为()。
关于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下列表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1999年第065题][2003年第063题][2006年第064题]
组织工具是组织论的应用手段,用图或表等形式表示各种组织关系,它包括()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人员强化服务行为的有()。
“申报日期”栏应填()。“境内目的地”栏应填()。
要素主义教育强调,民族生活传统和()中的最基本的、永恒不变的共同要素是教育的基本内容
BufordisthesmallesttownintheUS.ThetownishighinthemountainsanditliesontheroadbetweenNewYorkandCalifornia
A、Shedidn’twanttobeatypist.B、Shewasnotenthusiasticabouttyping.C、Shewasnotenergeticenoughtodothejob.D、She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