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哪一选项的行为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卷二真题试卷第17题)
下列哪一选项的行为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卷二真题试卷第17题)
admin
2013-11-07
36
问题
下列哪一选项的行为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卷二真题试卷第17题)
选项
A、甲用受贿所得1000万元购买了一处别墅
B、乙明知是他人用于抢劫的汽车而更改车身颜色
C、丙与抢劫犯事前通谋后代为销售抢劫财物
D、丁明知是他人盗窃的汽车而为其提供伪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
答案
D
解析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行为主体不包括本犯,也即本犯对自己的犯罪所得实施掩饰、隐瞒行为不构成本罪。例如,王某盗窃到他人的摩托车,然后予以窝藏或出售,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之所以将本犯排除在本罪主体之外,是因为刑法对本犯这样的行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无法期待本犯不实施这样的行为。应注意的是,这里的本犯不仅包括获取赃物的原犯罪的实行犯,还包括教唆犯和帮助犯等共犯。例如,李某与王某共谋,由王某实施盗窃,由李某负责销赃。李某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因为他也属于盗窃罪的本犯。因此,A项的甲和c项的丙均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对象是犯罪所得,即通过犯罪行为获得的财物,也即赃物。因此,犯罪工具不属于犯罪所得。B项,乙明知是他人用于抢劫的汽车而更改车身颜色,属于对犯罪工具的改造,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但是应注意,根据200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所得的机动车而予以窝藏、转移、买卖、典当、拍卖,或者拆解、拼装的,或者更改车身颜色或者车辆外形的,或者提供或出售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的,或者提供或出售伪造、变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的,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据此,正确答案应是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wvC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税务机关在实行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时,下列哪些财产或者物品不在此类措施范围之内?
某村民想申请一块宅基地用于建房自住,向村干部咨询有关法规政策,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人高某想要得到其具有美国国籍的儿子的赡养,要求人民法院给予支持。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法官职业道德适用的对象包括下列哪些人员?
甲国公民汤姆19岁,1989年在我国境内购买了一件民间工艺品,价值1500元,现汤姆以其本国法满20岁为成年才具有行为能力为由,要求解除合同。我国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应如何处理?
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一起共同抢劫案件,被告人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在一审宣判后,张某当即表示上诉,王某则表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请根据案情回答问题。 本案中,由于被告人张某提起了上诉,第二审程序便正式启动了。在第二审的审理中,下列哪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述哪些判决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
下列关于宪法分类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随机试题
中耳乳突窝胆脂瘤常破坏的结构是
有以下定义#includechara[10],*b=a;不能给数组a输入字符串的语句是()
位于肛提肌以上的间隙是:
下列哪项不是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的参数?()
根据财政部《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的国有股只限于为本单位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提供质押,用于质押的国有股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国有股总额的()。
就教育目的来看,道家提倡()。
关于财务混乱的错误谣言损害了一家银行的声誉。如果管理人员不试图反驳这些谣言,它们就会传播开来并最终摧毁顾客的信心。但如果管理人员努力驳斥这种谣言,这种驳斥使怀疑增加的程度比使它减少的程度更大。如果以上的陈述都为真,根据这些陈述,下列哪项一定为真?
一棵二叉树中共有80个叶子结点与70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总结点数为
FutureoftheWorldTheyear1972wasmarkedbypublicationofacontroversialbook.TheLimitstoGrowth.Thisstudyofthe
ThecurrentemergencyinMexicoCitythathastakenoverourlivesisnothing.Icouldeverhaveimaginedformeormychildre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