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2018年7月,开发商甲公司与乙建筑公司订立建设工程合同,由乙公司为其承建商品房一栋。之后乙公司将工程转包给无相应建筑资质的丙公司。 丙公司为承建该工程,向丁公司融资租赁塔吊两台,丁公司因此根据丙公司的选择与厂家签订了买卖合同,合同未约定质量检验期
2018年7月,开发商甲公司与乙建筑公司订立建设工程合同,由乙公司为其承建商品房一栋。之后乙公司将工程转包给无相应建筑资质的丙公司。 丙公司为承建该工程,向丁公司融资租赁塔吊两台,丁公司因此根据丙公司的选择与厂家签订了买卖合同,合同未约定质量检验期
admin
2022-03-09
65
问题
2018年7月,开发商甲公司与乙建筑公司订立建设工程合同,由乙公司为其承建商品房一栋。之后乙公司将工程转包给无相应建筑资质的丙公司。
丙公司为承建该工程,向丁公司融资租赁塔吊两台,丁公司因此根据丙公司的选择与厂家签订了买卖合同,合同未约定质量检验期。融资租赁合同仅约定租期两年,年租金40万元,丙公司可行使对出卖人的索赔权,对其他内容没有约定。一年后,丙公司因资金短缺,将其中一台塔吊以市价卖给不知情的戊公司,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戊公司将塔吊取走。2019年9月,另一台塔吊发生故障,无法正常使用。丙公司要求丁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丁公司则要求丙公司找厂家。
丙公司建造工程完工后,验收合格,但甲公司尚有部分工程款未支付给乙,乙因此未能将工程款全部支付给丙。
商品房在建过程中,甲公司取得了预售许可证,准备将商品房出售。甲公司委托房产中介公司代为销售,签订了商品房包销协议。后来甲公司又将其中一套卖给张某。中介公司认为甲公司无权自行销售,诉至法院。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转包建筑工程的合同是否有效?
选项
答案
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转包建筑工程的合同无效。《民法典》规定,建设工程合同转包一律无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vlG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法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2011年10月12日,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合同,借款30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期限3年。甲公司以所属10台数控机床向乙银行提供抵押担保,但未办理抵押登记。同时,应乙银行的要求,丙公司为甲公司的前述债务向乙银行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但未约定与抵押
某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为5000万元,董事会有5名成员。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该公司应当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有()。
2009年,甲公司决定分立出乙公司单独经营。甲公司原有负债5000万元,债权人主要包括丙银行、供货商丁公司和其他一些小债权人。在分立协议中。甲、乙公司约定:原甲公司债务中,对丁公司的债务由分立出的乙公司承担,其余债务由甲公司承担。该债务分担安排经过了丁公司
方圆公司与富春机械厂均为国有企业,共同投资设立富圆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为30%与70%。关于富圆公司董事会的组成,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甲、乙双方订立协议,由甲作为名义股东,代为持有乙在丙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但投资收益由实际投资人乙享有。协议并无其他违法情形。后甲未经乙同意,将其代持的部分股权,以合理价格转让给丙公司的股东丁,丁对甲只是名义股东的事实并不知情。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在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确定投资权益的归属时,应当依据()。(2014年)
2018年4月1日,甲将其破自行车借给乙使用,期限为3个月。4月10日,双方达成转让协议,乙以80元的价格买下该自行车,6月10日付款。4月20日,乙将该自行车以90元的价格转卖给丙,双方同时约定由乙继续使用1个月。关于该自行车的归属,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
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当事人可以申请预告登记的有()。
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有()。
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元朝的最高宗教审判机关称之为
极限等于【】
眼的调节主要包括
上前牙髓腔最宽的地方在
“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贷方登记的内容有()。
某开发商向银行贷款3000万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8%,若该笔贷款的还款方式为期间按季度计息、到期后一次偿还本息,则开发商为该笔贷款支付的利息总额是()万元。
黄河上游的著名峡谷有()。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影响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的因素()。
当前,全社会对人口问题(issueofpopulation)的认识不断深化。人们对人口问题已经达成了以下共识: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解决人口问题还应强调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