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及网络谣言和负面新闻。致使网民听从不实信息,造成误解。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及网络谣言和负面新闻。致使网民听从不实信息,造成误解。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admin
2017-05-23
80
问题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及网络谣言和负面新闻。致使网民听从不实信息,造成误解。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选项
答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和负面消息也在滋生蔓延,既有人身诽谤,也有对公共事件的造谣。这些消息不仅侵害个人名誉权,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网络谣言和负面新闻的危害不容小视,必须依法惩处。 这些不良消息的产生存在多方面原因:第一,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引发的核泄漏引发大批中国民众疯狂抢购食盐,2012年的“世界末日说”等,这些谣言无不是大自然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的。第二,公众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我国尤其是农村,村民还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和从众心理,这就很难抵挡住谣言的蛊惑。第三,媒体和政府部门对于谣言和不良信息的处理不力,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政府部门对于谣言处理较为滞后,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也有着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第四,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部分政府官员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也很难让公众信服。第五,网络推手为获取暴利制造谣言,挟持了网民的意见。谣言的幕后推手为了谋取不法利益。利用网络难以监管、扩散性强等漏洞散布不实消息,间接地绑架了民意。 社会化媒体格局下治理网络谣言和负面消息,最有效的解决渠道是政府、媒体和公众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避免网络谣言的传播。 首先,建立应急和定期的信息发布机制,出现谣言传播的苗头时及时辟谣。出现谣言和负面消息时,政府应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信息,利用详实、清晰的事实证据阐释事件的来龙去脉。政府在平时也做到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及时,保持与大众的沟通和对话。 其次,提高对外信息发布的技巧和艺术,实现政策层面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广泛传播。政府要敢于面对媒体、面对公众,学会使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语言,使官方声音与民间的舆论衔接。同时,媒体对外发布信息要客观求实、防止混淆视听。 最后,加强针对社会化媒体传播和管理的法律制度的建设,达到从根本上整治网络谣言的目的。要做到有法可依,对每一个用户和平台服务商而言,必须明确一旦违反法律法规要承担什么后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vdL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面试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独立法人的单位是()。
各级领导机关及机关、单位领导机构都可以制发决定。()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在海水中称作水华,在淡水中称作赤潮。()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我国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奖励的情形包括()。
王某违反国家规定,侵入竞争对手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情节较重。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应()。
下列人员不实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有()。
从近些年来查处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来看,很多案件是根据网民向相关机构举报提供的线索查处的。关于网络反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随机试题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为食品类别编码。
Thephysicianwasbecomingexasperatedwithallthequestionstheywereasking.
使用滴耳剂时要注意
A.紫外线B.石灰乳C.0.1%新洁而灭水溶液D.福尔马林E.过氧乙酸玻璃、搪瓷、衣物、敷料、橡胶制品的消毒选择
冬天某人入浴后不久便突然晕倒,其血流动力学的原始因素是
Y公司本月销售情况如下:(1)现款销售10台,售价1000万元(不含增价税,下同)已入账;(2)需要安装的销售2台,售价200万元,款项已收取部分,安装任务构成销售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安装任务尚未完成;(3)分期收款销售4台,售价400万元,折现值2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项规定体现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下列安全控制命令中,______是显示证书缓存区和密钥表项的命令。
A、IntheformerSovietUnion,evenprimaryschoolsofferedsomevocationaleducation.B、InGermany,90%oftheyoungpeoplerece
Accordingtothepassage,whowouldbesuccessfulinacquiringasecondlanguage?Whatwouldbethemostappropriatetitlefo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