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分析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改革停滞不前的原因。
分析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改革停滞不前的原因。
admin
2019-04-17
76
问题
分析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改革停滞不前的原因。
选项
答案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些改革。从1965年起推行“新经济体制”的改革,初期取得一定成效,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一跃而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经济改革趋于停顿,趑趄不前,国民经济不断滑坡。主要原因是: (1)僵化的教条主义的束缚。由于对社会主义缺乏科学的认识,对苏联所处的社会阶段作了错误的估计,在理论上仍坚持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不相容、截然对立的观点把市场调节当作“市场社会主义”加以否定,这就从根本上阻塞了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其无法冲破旧体制的束缚,只能在旧框架中打转,在集体与分权的层次上摇摆。 (2)改革缺乏宏观的整体性,各项措施未能综合配套,而是零敲碎打,应急而就。结果往往顾此失彼,产生严重负效应,或衍生新的矛盾。或初始有一定效应,因无其他措施相配合而难以为继,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3)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同经济改革相协调,勃列日涅夫片面追求“稳定”,政治改革步伐严重落后于经济改革,没有触动过分集权的政治体制。勃列日涅夫一方面批判斯大林,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大谈加强集体领导,另一方面又把权力集中在个人手中,大搞个人崇拜,独断专行。党政领导机关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日盛,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情绪蔓延滋长,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腐败现象成风,国家管理的正常运转失灵。 总之,以上种种严重阻碍了经济改革的深化,到勃列日涅夫执政晚年,苏联的经济改革近乎偃旗息鼓,经济陷于停滞,社会矛盾激化,人民不满情绪增长,国家处于危机前的困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vRP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婆罗门教】四川大学2013年世界通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庐山会议】兰州大学2016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北京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
【国民参政会】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南京大学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真题;中南民族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开罗会议】四川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
略论古罗马帝国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南京大学2002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
简述西汉初年的经济政策和“文景之治”。(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目前学术界关于世界现代史的特征有三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世界现当代史真题)
论述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背景、内容及其影响。(2016年统考真题)
英国与美国争夺对国联控制权的结局表明()。
随机试题
从组织外招聘主管人员的优点有哪些?
cDNA文库在理论上
A.行政方法B.经济方法C.法律方法D.思想教育方法E.社会心理学方法管理中依靠行政组织权威,通过命令、指示、规定等手段指挥下属工作而实现管理目标的是
患者,男,20岁。左前臂皮下2cm×1cm肿块,质软无压痛,光滑,边界清楚,稍可活动,中央可见小黑点。皮脂腺囊肿的处理要点是
患者女,30岁。外伤后昏迷伴尿路感染,医嘱:尿培养。留取尿标本的正确方法是()。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2×10-2cos2π(10t-)(SI),对x=-2.5m处的质元,在t=0.25s时,它的()。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是()。
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是()。
张杰是西安某高校2012级企业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这学期他选修了一门《供应链管理》课程。课程结束后,老师要求他提交一份题目为《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研究》的论文。目前,张杰的论文已经写好了,但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排版工作。请根据以下要求,帮助他对论文进行完善:
最新回复
(
0
)